專案企劃

【跑步知識】了解足部構造 善用輔助工具健康跑步

發表於 2016/09/23 38,905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近年來跑步運動盛行,在這波全民跑步風潮下,漸漸地足部問題也變成大家十分關注的焦點。想要自由自在地健康跑步,除了充分的練習外,了解足部構造,還有傷害的預防與復健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跑者不能忽略的重點。

這次運動筆記邀請康富物理治療診所的院長蔡忠憲,替我們講解足部構造對跑步的影響,以及要如何善用輔助工具,才能健康愉快地跑步。


善用輔助工具,才能健康愉快地跑步(圖片來源:123 RF)


足部構造與機制 精細且各司其職

蔡忠憲指出,無論是跑或蹲這類功能性動作,踝關節都是很重要的位置。所謂的踝關節是指距骨,跟我們外側的腓骨和內側前側的脛骨組合而成,主要任務是執行腳背往上翹和往下踩的動作,也是活動性很高的關節,任何足部動作幾乎都要依靠這個部位。


足部構造,各司其職(圖片來源:Ben Wang)


因此若這裡的骨頭不穩時可能會出現幾種狀況:第一是產生功能性扁平足增加足底支撐面積,第二是得用較大的力量支撐足弓。至於其他連動關節,包括前側的跗骨(舟狀骨 navicular、楔狀骨 cuneiform 及骰骨 cuboid 等),合併了非常多細碎的小韌帶,形成了中足構造,穩定中間的軸心,使之保持穩定,讓腳踝順暢轉動,趾頭可自由活動。


足部構造圖(圖片來源:123 RF)


換句話說,腳踝活動度要好,中足就必須穩定,不然著地時就會塌陷,出現很多不穩定的情況。這種時後腳就必須要藉由前後左右各部位釋放更多的力量,才能維持穩定的平衡機制。對於力學往前推進就可能會不是經過前面兩趾,而是經過中間或甚至偏外側的位置,時間久了就會在外側產生一些傷害。


力學推進圖(圖片來源:123 RF)


帶動骨骼的肌肉結構部分,帶出腳板往上的前側肌肉叫脛前肌,往下踩的就是小腿後側的腓腸肌,當然還有深層的比目魚肌,內翻動作就是脛後肌,會連動到大腳趾的骨頭,跟腳掌區域。還有外側的腓骨長肌、腓骨短肌,連動到小趾骨跟腳掌底部,所以會帶出我們外翻的動作。


脛前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示意圖(圖片來源:123 RF)


所以我們的腳在跑動的過程之中,是前後為主,內外平衡為輔的活動方式,走路時亦然。而跑步時要用足跟或中足著地,沒有任何文獻說明哪種方式運動傷害的機會較高,但就力學傳遞與效率來說,中足應是比較好的,因為它吸收足部傳來的衝擊相對較小,轉換速率也較快。這可能也是為何我們在跑步時,相對於走路,更需要選擇好鞋墊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鞋墊有吸收衝擊的效果,如果我們跑動的衝擊力比較大,就更需要吸收衝擊力的輔助。也因為中足著地機會較高,如何在活動中維持中足穩定,成了鞋墊的重要功能考量。


雙腳在跑動過程中,是前後為主,內外平衡為輔的活動方式,走路也是(圖片來源:123 RF)


運動傷害的成因

常見的水泡問題,其實牽涉到足部力學。若只跑 3-5 公里就起水泡,一定是沒有正常的力學活動,才會在某些區域造成特別高的壓力,因而產生水泡。一般人理論上都不會有這樣的狀況,但若是一個星期進行多次超長距離訓練,水泡便是正常的現象,因為皮膚本身有一定的受壓耐力,不可能持續長距離跑步或進行高強度訓練而不會起水泡。無論力學活動再正常,若是不停對某一部位進行擠壓,肯定會有這些問題,但嚴格來說這不能算是一種運動傷害,應該說你的足部皮膚處於過度受壓的狀況。


若是不停對某一部位進行擠壓而產生的水泡,嚴格來說不能算是一種運動傷害,應該說你的足部皮膚處於過度受壓的狀況(圖片來源:123 RF)


另外提到足底筋膜炎,根據許多文獻表示它其實不會特別發生在跑者身上,最常見的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其次是膝蓋的髕骨疼痛與軟化症等問題,主要是因為不停磨動所造成,再來就是腳踝扭傷、小腿抽筋。抽筋難以說是運動中產生的傷害,不過會發生的原因,要不是水份補充不夠,電解質流失與不平衡,就是肌耐力不足,當跑步強度超過身體耐力,便可能發生這些問題。

以上類型我們都可以說是傷害,對足部來說,扭傷最常見,其他徵狀很少發生,尤其是足底筋膜炎,平常不運動的人發生的機率還比時常運動的人高,但若是平常的足部動作就有問題,造成足底痛,或者是足跟長出骨刺,都有可能引起類似疼痛。而就膝關節來說,有跑步習慣的人退化程度其實會比一般人來得慢,除非每天都跑幾十公里,磨損造成退化速度加快。運動是很好的,但過量仍會造成問題,不運動又比過量更糟。


跑者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其實是扭傷(圖片來源:123 RF)


由於扭傷好發於後足,跑步過程中,最好能找一個專業人士,可以是醫療人員或跑步教練,幫你觀察活動狀況,足部動作是否有異常,判斷重點為蹠屈(腳板往下踩)、背屈(腳板往上翹)角度,背屈至少要接近 30 度才是正常,蹠屈則是要接近 40 度,外翻角度約 15 度,內翻約 30 度,應該要有這樣的角度,才能說是活動度功能正常,如果角度不正常,就很可能會受到傷害;中足則是一定要夠穩定,用韌帶綁住的中足部分,應該是很完整的組成,若發現有鬆動的現象,代表穩定性不佳;前足的部份也要評估是不是有良好的活動角度。


 

背屈至少要接近 30 度、蹠屈則要接近 40 度、外翻角度約 15 度、內翻約 30 度,才能說活動度功能正常(圖片來源:123 RF)


受傷後 如何復健與使用輔助工具是關鍵

如果受了很嚴重的傷,一定要就醫。這裡會有兩種情況,一種確實是有結構上的破損,這時就會針對破損的部份進行處理,例如積水的話就要抽水並進行修補的處理,韌帶斷裂的話要考慮是否進行手術,或者嚴重急性發炎可能需要消炎處理。

另一種則是功能上的問題,若是足部不穩定,大部分需要施以外加的保護,但如果是緊繃的狀況,反而是要鬆開,這時會執行關節鬆動術、徒手治療、筋膜放鬆等手法,這可以透過做一些牽拉測試來決定。在緊繃的狀態下若只是施予保護,肌肉跟骨頭會更無法活動到應該有的角度,所以常有人上石膏後變得相當緊繃,或是穿了護踝運動後角度受限,膝蓋也連帶開始疼痛,這就是因為足部沒有正常的回饋機制,也沒有安全活動的角度,身體會接收到這個部位無法活動的訊息,最後便會出問題。


若是在緊繃的狀態下施予保護,肌肉跟骨頭會無法活動到應該有的角度,反而變得更加僵硬(圖片來源:123 RF)


蔡忠憲提到,以自身的臨床經驗來說,對於扭到的患者,可能只會在前兩週半,頂多三週施予必要保護,這過程中應該要處理到至少走路是不會痛的,腫脹淤血可能也退了,關節活動的角度也趨於正常。在這種狀況之下,就要讓他正常的運動活動,同時也要確定是否能在這樣的活動中,重新得到良好的回饋,不會因為施力不正常而產生不自然的代償機制。護具建議用在急性傷害的時候,不應該長時間使用。


有先天性問題 需進行詳細檢測確認情況

要先評估先天性障礙的程度,因為也有扁平足的人跑步成績相當不錯,青蛙肢可能不太能蹲,但是否會影響跑步還要進一步觀察,也許適合的方式不同,例如可能適合短跑而非長跑。因此在面對這種類型的患者時,蔡忠憲會先進行明確的功能性評估,確定關節活動角度與動作控制狀況,是否符合某種運動的預期,若不適合,則會明確說明不適合之處為何。再來就是能否藉由練習來增加運動能力,這就取決於個人的功能上限。


若有先天性問題,最好仔細檢查,才能對症下藥(圖片來源:Ben Wang)


重要的是,蔡忠憲認為醫療對於運動選手的想法分成兩類,一種是原先身體狀況很好,但有一天受傷了,從而造成功能上的障礙,這時如果身體可以恢復原始狀態,例如只是扭到腳,目標就是把功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況。

可是對於先天就有受限的人,目標絕對不是要讓他跟正常人一樣,例如結構性問題造成腳踝活動角度不夠,我們不可能把目標放在把角度拉到跟正常人一樣,這是無法實現的,就像沒有腳的人若是裝上義肢,行動上仍有一定侷限。但臨床上思考的,是怎麼讓這樣的人在受限的範圍內,達到最大化的運動表現,而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帶來代償,所以對於先天受限或後天產生無法改變的障礙的人,目標就是代償能力最大化;對於可以恢復到正常狀態的人,目標就會是不要出現錯誤代償。就像青蛙肢的患者,他的跑步姿勢很可能跟正常人不一樣,那我們的目標就是在這個姿勢的前提下讓他運動時不要受傷,因此要精密評估,試著做些微調,讓他在活動上發揮最大效能。


對於先天受限或後天產生無法改變的障礙的人,目標就是代償最大化(圖片來源:Ben Wang)


足部裝備的挑選 舒適為第一優先

針對輔助器具的選擇,蔡忠憲認為還是要以個人穿著的舒適度為主,像是挑選鞋子,完全看穿的人如何決定,若穿了這雙鞋子跑過後覺得不適合,那就是不適合,不見得需要特殊的參考準則。其次就是針對鞋子微調,如果想提高穩定性,可在鞋子裡加上鞋墊,但運動型的鞋墊跟走路時的鞋墊肯定不一樣,像是跑步時背屈的角度要求可能比較大,足弓與足底筋膜牽拉的角度也會比較大,所以相對的如果你使用了很硬的鞋墊,跑步的過程中可能就會很不舒服。


如果想提高穩定性,可在鞋子裡加上鞋墊(圖片來源:Ben Wang)


我們可以去選擇這些東西作為輔助器具,幫助你跑得更好,但不可能找到一雙為你而生的鞋子,包括奧運選手也有同樣的問題,一定要對鞋子做些調整,或是調整運動的姿勢來配合鞋子,不然就得改造鞋子或增加鞋墊。目前對於增加鞋墊而能明確預防足部傷害的研究確實沒有太多,不過蔡忠憲認為能夠依據個人需要訂製的鞋墊絕對會有幫助,因為它確實提供了更好的穩定性以及不同的回饋感。


 

我們可以去選擇一些輔助器具,幫助自己跑得更好(圖片來源:Ben Wang)


每個人的腳都不太一樣,對運動的需求也不太一樣,預成形的鞋墊比較難在這種情況下滿足需求,而訂製鞋墊,也有分簡易型跟取模訂製兩種。可以用踩泡綿、量足部壓力等電腦化的方式測量製作,這些可說是半訂製,但能被微調的空間不大,因為電腦型的公式計算難以真正回應使用者的足部需要。如果使用取模訂製,會是最能夠調整跟修改的,這樣的方式應較能預防傷害,因為它能夠協助你的運動力學處在一個我們認為是最好的位置。


在安全不受傷的前提下,能更加享受跑步運動的樂趣(圖片來源:123 RF)


跑步雖然相對方便,沒太多有限制,不過若能好好認識自己的足部構造,找到合適的輔助工具,就能在運動時拿出最好的狀態。這樣一來,在安全不受傷的前提下,成績會更進步,表現更好,也能更加享受跑步運動的樂趣。身為跑者,若是因為各種傷痛而無法盡情奔跑,那種感覺總是讓人覺得扼腕。



以上文章由 SIDAS 贊助刊出。


 *運動知識 都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