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選手的迷思與夢想

發表於 2012/06/30 12,403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你可以試著在搜尋引擎找找看,會發現速度驚人的馬拉松選手幾乎都來自東非。今 (2012) 年本已沈寂一段時日的衣索匹亞跑者們,經秘密特訓後重新出發,實力威脅肯亞王朝,讓東非大戰更添可看性。回過頭來,去 (2011) 年世界馬拉松排名前20由肯亞獨攬,他們訓練的祕密又是什麼呢?

運動筆記整理兩篇分別來自nationalpost.com和The Guardain中,關於肯亞選手的一些報導,藉此探究他們亮眼表現背後的關鍵。

「你想知道肯亞選手成功的祕訣?其實根本沒有什麼祕密。」Colm O'Connell,一個退休的愛爾蘭神父同時為肯亞頂尖的跑步教練這樣說道。2011年世錦賽,肯亞在中、長距離的跑步項目共贏得17面金牌,相較之下,英國即使有Mo Farah和Hannah如英雄般的表現,也只贏了3面金牌。沒有秘訣?那又是什麼讓他們跑得這麼好?

幾年前,英國奧運長跑的希望Mo Farah面臨了一些困境,然而,就在他搬去倫敦西南部,和一群來自肯亞的優秀跑者訓練同住時,心態徹底改變。「除了吃飯、睡覺和訓練之外,沒有其他事務讓他們分心,這著實使我感到震驚。」

Farah已經是英國那時最頂尖的跑者,但從肯亞選手身上看到的犧牲奉獻,仍大大?發他,而那僅為一小部份。遠在肯亞的村莊裡,還有數以千計的選手們過著如修道士般,密集的訓練生活。

Gianni Demadonna是一個義大利籍的耐力跑教練。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在肯亞訓練運動員,包括兩屆倫敦馬的女子冠軍Mary Keitany。「他們訓練的過程非常認真,從訓練中恢復的速度也相當快。生活嚴謹規律,對跑者來說十分有利。」Demadonna道。在他眼中,每位肯亞選手的跑法都不盡相同,但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跑。

肯亞跑者之所以會成功,關鍵在於他們辛勤的訓練和奉獻的精神。究其緣由,可深入至貧窮的農村背景,迫使他們幼年就開始到處奔跑的生活。每天早上首先是跑數英哩到學校上課,有時甚至在天還沒亮就要從家裡出發才趕得及到學校。Daniel Komen,3,000公尺的世界記錄保持者告訴我:「每天早上,首先要餵牛喝奶,接著跑步到學校,到了午餐時間再回家吃飯,吃完之後再飛奔回學校上課。最後再從學校跑回家來照顧牛。」這就是肯亞小孩一天的生活。

一位世界級的教練說到,選手要具備良好的長距離跑耐力基礎,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鍛練。「而肯亞小孩在16歲的時候,就已經駕輕就熟了。」

西方人的觀念中,運動員是一個需要付出龐大的心力和犧牲才能夠有所成效的職業,但相對的,對肯亞跑者而言,努力工作不過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再自然不過,從出生開始就根深蒂固在心中。所以,奉獻自己大半精華歲月在跑步上,對他們並不算特別犧牲,比起一生務農要來得舒服許多。

在東非大裂谷每個村落都有他們的明星跑者,這些人通常會出國參加一些世界級的比賽,贏得大筆獎金回鄉買地、買牲畜,再加上一部好車從此就過著快樂人生,成為年輕選手的目標、村民的典範。看在年幼孩童眼中,運動員簡直是英雄,令他們爭相效仿。

在肯亞有大量人口從小就開始練跑,但因沒有能力負擔跑鞋,幾乎都是赤腳,這反倒帶給他們良好的跑姿及強壯的雙腿。Demadonna說,等到選手們一獲得鞋廠贊助後,就會馬上穿起跑鞋,純粹是經濟問題,非有意識的赤足鍛練。然後再加上,他們出生於高海拔地區,血液攜氧能力比一般人優異;日常飲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搭配極少量的脂肪。上述這些條件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成長為頂尖跑者。

來自格拉斯哥大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 的Yannis Pitsiladis博士,花了10年研究肯亞人為何具有高超長跑天分。Pitsiladis同意由於這些完美的因素的結合,成就一位肯亞選手,但如果要提出最關鍵的原因,那他認為是「對於成功的迫切渴望」。

在已開發國家,你的人生可以有許多選擇,要升學或就業、從事什麼工作,選項多到令你眼花繚亂。但肯亞的孩子如不成為運動員,也沒有什麼其他選擇。

貧困存在於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而這種要脫離貧困的希望絕對不會只存在於肯亞。而肯亞的不同之處,就是將這種希望寄託在跑步上面。許多人說肯亞人天生善跑,這是缺乏科學根據的,由於生活在一個艱困的環境,讓他們更加強壯、有紀律,並且有著堅定不移的成功動機,這就是他們的「祕密」。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National Post

圖片來源:FaceMePLS/flickr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