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箱根跑到宜蘭

發表於 2012/01/10 3,85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By 張瑞昌

「下禮拜,我要去箱根實地觀摩一下,看看人家怎麼跑」,幾天前,超馬好手林義傑和我通話時說,他計畫赴日本溫泉勝地看路跑。我知道小傑又有新點子了,那是我們曾經談過的一個夢想,一個關於跑步而且是帶領青少年一起跑的夢想。

林義傑想去看的是日本知名的馬拉松接力賽「箱根?伝」,也就是從東京至箱根來回的區間路跑。每年一月二、三日兩天舉行,首日從位於東京都大手町的讀賣新聞東京本社出發,一路跑到箱根蘆之湖,翌日再跑回讀賣新聞,去程一○八公里,回程一○九.九公里。 這條馬拉松路徑是昔日的東海道,往返各五個區間,參賽以關東地區的大學為主,每位選手跑一個區間,平均約跑二十公里不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競賽區間,是從小田原跑到蘆之湖的五區,不僅二三.四公里的路程最長,而且總爬升為八六四公尺,需要強大的爬坡力和堅忍的耐力,才可能完成這趟艱難的攻頂路段。 在標高差超過八百公尺的五區競逐,往往是對各隊好手最嚴酷無情的考驗,也因此,經常發生許多戲劇性的逆轉情節。試著想像,在以「之」字形行進的山區跑步,本身就是充滿挑戰性,如果還能演出連續追趕前面領先者的畫面,勢必令人血脈賁張。 五區的激烈對抗,已被視為箱根接力賽的代名詞,自二○○四年開始設立藉以獎勵表現最優選手的「金栗四三杯」,也幾乎是出自五區賽事中最讓人激賞的跑者。例如被封為「山神」的順天堂大學名將今井正人,以及晚近以東洋大學大一新人之姿超越今井紀錄的「山的神童」柏原龍二,皆是勇捧金栗杯的得主。

已有九十年歷史的箱根馬拉松接力賽,被讚譽為培育日本國家級中長跑好手的搖籃,包括「日本馬拉松之神」瀨古利彥即出自此一頗富傳統的運動盛會,而這正是「箱根 伝」發起人金栗四三的倡議初衷。 一九一九年十月,金栗四三與體育學者野口源三郎、澤田英一聊到如何訓練優秀馬拉松選手進軍奧運,原本計畫是要組隊橫跨美國做移地訓練,但後來因經費考量而改在東京圈,即現行從讀賣新聞跑到箱根蘆之湖的路線。

金栗四三是日本的馬拉松之父,他曾參加一九一二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第五屆奧運會,當時已是明治年間末期,日本雖是首度參加奧運,但金栗曾在國內刷新世界紀錄,他的參賽被寄予厚望。 詎料,那年北歐氣象異變,在將近四十度的酷熱高溫之下,六十多名運動員有過半宣布棄權,不堪負荷的金栗也在行列之中,但他因失去聯繫而被以「行蹤不明」處理。但那次失敗經驗讓金栗眼界大開,返國著手設計一系列盛暑耐熱、強化心肺等因應馬拉松所需的長跑訓練,箱根接力賽的登場,更是成為日本新年伊始的盛事。

每年此時,日本人有兩項壓軸大戲,皆擁有相當可觀的收視率。一是跨年的紅白歌唱大賽,另一就是NHK第一頻道全程實況轉播的箱根馬拉松接力賽。 透過電視,人們看到一群熱愛跑步的大男孩在起伏丘陵公路上競爭,他們為此備戰經年,在象徵進入社會前的最後學習生涯,來場青春熱血的對決。對日本人而言,能夠目睹未來的社會中堅拚命向前跑,多少有一種期待下個世代的欣慰感。 我想小傑也是抱著相同的心情吧!他告訴我,希望已有近百年歷史經驗的箱根路跑,將來能夠在台灣複製成功,甚至是由高中生或青少年組隊參與的馬拉松接力賽。

林義傑心中的理想路徑是北宜公路,我覺得他的想法蠻有創意的,倘若真可比照箱根路跑模式,撇開培育中長距離的運動員不說,由具有行動力的組織、企業共同發起,加上一個像《讀賣新聞》如此規模的全國性媒體參與合辦,那或許將是讓美夢得以成真的組合。

但願真有那麼一天,從位在台北艋舺大道的中國時報總社門前起跑,沿著新店溪畔、經過蜿蜒曲折的北宜公路,一路跑向宜蘭的溫泉鄉礁溪,然後隔天再循九彎十八拐的原路跑回萬華。這樣的路跑途徑,簡直就像「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伝競走」的翻版。 當然,我想像那一天到來時,好友小傑可以帶頭跑,並且藉由關懷青少年的美好心意,掀起一股青春無敵、激勵人心的運動風潮,成為一項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馬拉松傳統。 心裡如此期待,我的雙腳彷彿跟著踩踏,想起了愛好跑步的作家村上春樹曾說過,希望自己墓誌銘上能這樣刻著:「至少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一句多麼有力的生命之言啊!

 

感謝張瑞昌先生授權使用本文。原文刊載於2012/01/08 [中時部落格—張瑞昌]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