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女王 Kami 應戰秘訣 (下)

發表於 2013/04/06 10,493 次點閱 2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Kami的演講後,跑友紛紛提出問題,運動筆記謹將內容摘要如下:

 

1. 長距離100公里,何時補充食物?

我會設定手錶,每小時提醒我補充能量膠、電解質、或一些熱量,因為長跑常會讓你忘記上一次的補充時間。

 

2. 電解質多久補充一次?

我也會設定手錶,每小時吃二至三片鹽錠。

 

3. 除了鹽錠以外,還有哪些電解質需要補充?

通常電解質補充錠裡包含了鈉 (Sodium)、鉀 (Potassium)、鎂 (Magnesium)、鈣(Calcium)、鋅 (Zinc)等五種,其中鈉是主要成份,其他各占適當的比率,如果你選的是好的電解質補充錠,應該包含了這五種電解質。

 

4. 關於電解質的補充,請問你在訓練時和比賽時的補充是否不同?

當我們在日常運動中流汗時,會排出一些礦物質,所以當我訓練時,我會適量補充電解質,大約每小時500至700毫克的鈉,而比賽時,我也會攝取同樣的量。

 

5. 平地的配速和越野的配速有何不同?該如何轉換?

我覺得在平路上的配速和越野時的配速是相似的,相較於山路,在平路上,我們會跑得比較快,花的力氣比較小。在比賽前半段,要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輕鬆自在的狀態,保留適當的體能。每個人的配速都不同,也取決於當時的狀況。基本上,你必須自知哪種配速對你來講是比較適合的,這樣你才可以在比賽前半段中保留適當的體力,以備後半段之需。

 

6. 我常常檢視我的心率,這樣子OK嗎?

如果你熟悉你在練習時的心跳區間,當然也可以在比賽時檢視,這樣可以讓你在比賽前半段心跳維持在較低的水準。以我自己而言,我可以在比賽時維持較高的心率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我不希望我被我的心跳數嚇到,哇,已經這麼快了,我是不是要爆掉了。但事實上,我並沒有要爆掉的感覺。所以我建議,在半賽的前半段可以用心跳表監視你的心跳,但比賽下半段別被你的心跳嚇到,可以嘗試挑戰自己的極限。(編按:每個人狀況不同,請勿貿然採用)

 

7. 賽前幾天的飲食該如何規劃?

關於賽前飲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應該在賽前大量補充碳水化合物 (澱粉),但我仍然維持我平常的飲食,攝取同樣的食物,我發覺如果我如果大幅改變食物,反而會擾亂我的身體系統。如果你跑100公里,你會在前兩、三小時耗盡所有的肝醣(Glucogen),所以肝醣超補法 (Carbo loading) 是個很好的方法,訓練你的身體適應在連續兩天 (back to back) 的長距離跑步時體內肝醣耗盡的狀況,因為在連續兩天的長距離跑步的第二天時,你的身體肝醣已被耗盡,你的身體將知道要用脂肪,而非澱粉驅動你繼續向前。教導你的身體燃燒脂肪產生能量,是耐力型跑步很重要的一環。

 

8. 跑步前熱身需要多久的時間?

這要取決於你跑的距離,如果是馬拉松 (42.195公里),我會熱身約20至25分鐘,通常是輕鬆的慢跑 (jogging),配合一點快跑 (sprint),然後是作一些活動 (movement),也許我會在賽前練跑5000公尺,讓我可以很快進入狀況。如果我跑的是160公里比賽,我會熱身約10分鐘,動作很慢,確保自己的身體各部份都沒問題,然後進入起跑線待命。

 

9. 我是一個入門的跑者,請問碰到陡坡時,應如何處理?如果跑在2000公尺以上高山空氣比較稀薄時,如何讓自己的身體適應?

我有兩個建議,第一是當你在長距離跑步訓練時,安排陡坡的訓練,讓你的身體習慣於這種起伏的地形;第二是在每周一次的「高品質」訓練時,我會安排爬階梯或陡坡的間歇訓練,剛開始約10分鐘,然後慢慢延長至30至40分鐘持續的長時間上坡訓練,然後下坡,所以每周一次我會安排這種短距離但劇烈的訓練。

至於高海拔的訓練,身體在面對高度變化時會受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影響,例如,休息夠不夠?體內水份狀況如何?體內的鐵質夠不夠?因為鐵會影響到血液裡的氧含量。這三種條件隨時在變,如果你要從海平面到高海拔區,最好能在兩周前抵達,讓身體適應高海拔環境;如果沒辦法那麼早到,那就在比賽開始前才到,因為在你抵達高海拔地區的前24小時,你的身體的機制可以讓你適應當地環境,但如果超過48個小時,你身體的適應力將會消失,你的表現也會隨之下降。所以我不是儘早抵達,不然就是臨比賽前才到。

 

10. 對跑姿有何建議?

每個人都有他習慣的跑步步態 (running gait),但整體上說來,有三個部份可以注意。一是跑步時抬頭挺胸往前看,而不要低頭;二是前體前傾,利用重力向前跑,而不是把身體重心往後靠;三是儘量放鬆,愈輕鬆愈好。但隨著你愈跑愈累,在長距離比賽的末期,要保持上述三點是非常不容易的。

 

11. 請問你的間歇訓練方式如何?通常心跳會拉高到多少?

如果是節奏跑 (tempo running),因為著重在跑步效率,通常會在平路上跑,比較能看到你的進展。可以從10至15分鐘開始練習,每周增加5分鐘。從步速 (pace) 的觀點來看,我用心跳表以及乳酸閾值 (Lactate Threshhold) 來協助訓練,重點是讓自己可以用同樣的速度跑更長的時間。如果一開始用這個速度可以跑10分鐘,下一週要增加5分鐘,變成用同樣的速度持續跑15分鐘,你要感覺有點累又沒有很累 (comfortably hard),不要跑得太輕鬆,也不要跑得太吃力。

(編按:跑友的是間歇跑,但Kami回答的卻是節奏跑。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

 

12. 在馬拉松、100公里、160公里比賽時,你的跑步姿勢是否不同?是否會利用重心的改變,讓身體不同的部位或肌肉群可以輪替或學習?

我的跑姿會視不同的距離而有所調整,如果是馬拉松,我會從頭到尾維持同樣的跑姿。相較之下,越野馬拉松有個優點,因為地形的起伏,你會不停改變用到的肌肉與部位,比較不容易累,可以跑得更長,也更容易恢復。

 

13. 是否有專門的運動按摩師?是深層按摩還是淺層?

關於按摩,我有兩點建議。第一是,如果我有比賽,我會在比賽最少五天前去按摩,這時的按摩是深層的;但如果離比賽時間不到五天,我的按摩是比較輕的,因為按摩可能造成損傷,增加血流速度。第二個建議是,我會去針灸,每周一次,可以減輕腿部的壓力。

 

14. 我是個周末跑者,我該如何練習?

如果一周只有連續兩天可以參加訓練,我會建議你練習中距離,但還是要視你的訓練目標而定。理論上,我會建議,在這兩天 (周六、周日) 主要的訓練日外,其他天你可以試著擠出兩、三天,也許騎騎飛輪20分鐘,或者跑個15分鐘,都可以讓你的血流更順??,或協助你恢復。這樣的訓練應該可以完成50公里至100公里的挑戰。

 

15. 你會用跑步機來訓練嗎?當你碰到運動傷害時,你是如何恢復並走過低潮?

我喜歡每天在戶外跑一次,如果當天要跑第二次的話,通常我會在跑步機上跑,因為我住在城市裡,要到郊外並不容易。也有時候戶外的空氣狀況不佳,我也會在跑步機上做間歇訓練。我還蠻喜歡跑步機,因為你可以設定速度與時間,比如說,我要跑40分鐘。我覺得跑步機是個好的訓練工具。

運動傷害是每個人都不想碰到的事,避免運動傷害最好的方法是逐步增加訓練量,同時你也可以去健身房做一些重量訓練,我會訓練我的臀部、四頭肌、膕繩肌、以及核心肌群,這是力量的主要來源,如果這些部位的夠均衡與強壯,比較不容易受傷。

 

16. 跑平路時很容易保持平衡,但跑山路時比較不容易保持平衡,是否要用手來保持助平衡?

平衡感可以去健身房訓練,你可以用平衡球 (Balance Ball),或者一腳站一腳蹲的金?獨立來訓練平衡感。我常做的訓練是每天晚上,當我刷牙時,我會閉上眼睛,然後單腳往下蹲,再站起來,這樣不斷地移動。這種平衡訓練可以幫助你在跑山路時保持平衡。

 

延伸閱讀
越野女王 Kami 應戰秘訣(上)
Kami小檔案
2013 The North Face 100挑戰賽輯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看更多野跑筆記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