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須知(下)

發表於 2011/04/15 6,377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5、跑步技巧

慢跑的動作,其實是步行動作的延伸,步行時,後腳的蹬推到另一腳著地的腳部移動,是以臗關節為中心的擺振運動,而慢跑時的腳部移動,則會加上膝和臗關節為中心的旋轉運動,所以步行時所作的肩或腰部的扭力,著地或蹬推,姿勢都是慢跑的基礎。

慢跑時,上身背脊伸直,頸肩放鬆,雙手曲肘大約成90°角握空拳於身體兩側,作適當的前後擺振,除了平衡身體重心外,同時也能增加肩、腰的扭力,此時,腰部挺直,不宜前傾或後仰,跨出腳步後,輕輕的先從後跟著地,迅速形成為全腳掌全面的著地,同時為了緩和著地時的衝擊,膝蓋稍微彎曲,此時身體重量也會流暢的移至腳掌全面,更能因此彎曲後蹬伸而產生向前推動力量造成位移,雙腳如此交替,形成跑步動作。而腰、膝、腳踝的放鬆,最為重要,如果有某一部份使出多餘的力量時,著地動作會變的疆硬,身體會承受衝擊的力量,影響跑步的動作。


圖片來源:臺灣大學/簡坤鐘

跑步時除了動作的要求外,另也需注意呼吸的流暢,由較緩和的動作開始,呼吸的節奏會隨著,持續動作或加速而產生變化,此時可以很自然的配合實際強度的需要,由鼻吸氣,嘴巴吐氣的方式,配合腳步,很有規律的進行呼吸,當持續時間加強,速度加快時,可以依此方式吸二次吐一次來進行,切記慢跑的動作與呼吸節奏必需配合得宜,兩者之間須調整均勻,很有韻律,方能應付較長時間的跑步動作。

6、最佳的慢跑運動頻率、強度、時間(以加強基礎心肺有氧耐力為主)

(1)新手

6分慢跑   6分慢跑   6分慢跑   6分慢跑  
  步行   步行   步行   步行
各約3分鐘

←────────全程累加慢跑時間超過20分────────→

※頻率:每週2-4次(初學者)。

※強度:維持慢跑進行中,每分脈搏次數為:220-年齡 × 0.7= N ±5次範圍內。

※時間:每趟時間以超過6分為主,在依適應情況循序加長慢跑時間,單次活動

累加時間超過20分。

※適應4-6週後,可將每趟慢跑時間加長8、10、12分等,組數可隨之減少。

※步行或停止休息時,每分鐘脈搏(心跳)恢復至約90次,再進行下一趟慢跑。

(2)進階

10分慢跑   10分慢跑   10分慢跑  
  步行   步行   步行
各約3分鐘

←────────全程累加慢跑時間超過30分───────→

※慢跑時每分鐘脈搏數,請維持最佳心跳率範圍內。

※依上述建議每週可進行3-5次,建議以進行兩天後休息一天方式。

※依上述建議慢跑時間先適應3-6週後,可將每趟慢跑時間逐漸加長12、15、

20分等,但組數可隨之減少。

※步行休息時讓每分鐘脈搏(心跳)恢復至約90次左右,即可進行下一趟慢跑。

(3)中階

20分慢跑   20分慢跑  
  步行   步行
各約5分鐘

←─────────全程累加慢跑時間超過40分────────→

※慢跑時每分鐘脈搏數,請維持最佳心跳率範圍內。

※依上述建議每週可進行3-6次。

※依上述建議慢跑時間先適應4-6週後,可將每趟慢跑時間逐漸加長22、25、

30分等,但組數可隨之減少。

※步行休息時讓每分鐘脈搏(心跳)恢復至約90次左右,即可進行下一趟慢跑。

(4)高階

持續30分以上慢跑

※慢跑時每分鐘脈搏數,請維持最佳心跳率範圍內。

※依上述建議每週可進行3-6次。

※依上述建議慢跑時間先適應4-6週後,可將每趟慢跑時間逐漸加長40、50、

60分以上等。

7慢跑運動安全與傷害處理

對於經常從事慢跑運動的人而言,除了環境(場地)及其它周邊因素(交通),所產生的安全性問題外,慢跑者最容易產生下肢的運動傷害,因為在跑步時,跑者每跑一步其腳部就必須承受自己身體重量二至三倍的負荷,如此一來,跑步的距離越長,腳部所受的負擔越重,這就是造成下肢運動傷害的最大原因之一。當然造成慢跑者的運動傷害而好多種因素,但如能注意到下列幾點,相信對慢跑運動所產生傷害定能減少到最低。

(1)選擇適當的場地。(柔軟地面)。

(2)穿著輕便、易吸汗的服裝。

(3)穿著一雙舒適且能吸收振盪的慢跑鞋。

(4)運動前的伸展活動必須確實完成。

(5)正確的跑步姿勢。

(6)依個人最適宜的運動強度,循序漸進的增加負荷。

(7)持之以恆、有規律的從事運動,必能夠擁有健康且愉快的跑步樂趣。

8慢跑運動的禮節

慢跑運動雖是個人的運動,從事運動時也須注意服裝的適應性,如參加正式活動時,應遵守活動規則、公平競爭,場外應相互關懷、鼓勵、發揮良好的運動精神與道德,以追求身心均衡發展的境界。

9消除疲勞措施:

(1)緩和活動(收操)的施行。

(2)充分的睡眠。

(3)積極性(動態)休息-輕鬆活動、按摩。

(4)沐浴。

(5)合理補充水分和營養。

(6)心理調節。

10、田徑場外的跑步比賽

慢跑活動,大多以個人進行的一種運動方式,個人在從事運動時,需以持續性的刺激,漸進的方式加強負荷,以達到身體活動的目的,但由於活動較為枯燥,有時也需有些同伴一起進行,更可提高活動樂趣,所以有許多的社會團體,會利用假日,在各種場所,以不同的距離舉辦慢跑活動,以倡導國人從事正當、健康之休閒運動。而正規的競技比賽,大約可分為兩種:

(1)為路跑,其標準距離應為10公里、15公里、20公里,半程馬拉松,25公里、30公里,馬拉松賽(42.195公里)、100公里及公路接力賽。慢跑競賽多在春、秋兩季舉行,承辦單位必須維護參與者的安全,在馬路上進行時應儘可能採雙向封閉的比賽道路來進行,例如禁止車輛通行。另指派醫務人員進行現場醫務檢查,及臨場有關醫務方面的勤務。各項競賽的起點和終點應有飲水或其它適當飲料供應,10公里以下的路程,以大約2-3公里的間隔設置飲水、用水或飲料站。10公里以上的路程,在大約5公里以及以後的大約每5公里放置飲料站。

(2)為越野賽,多在田徑季節過的冬季月份舉行,而越野賽的路線儘可能在田野、空地及草地舉行,同時必須標明路線,儘量避免高大之障礙物及其他如深坑,危險的上下坡、密林或造成選手困難的障礙物亦不可以,而國際田徑總會世界越野錦標賽之距離大約是:

  長距離 短距離 青年
男子 12公里 4公里 8公里
女子 8公里 4公里 6公里

所有越野賽項目,起點集終點備有飲水及其他適當的飲料,應根據氣候預報情況,必需在每圈設置飲水或海綿站。與路跑一樣的醫務站及醫務人員的安排都是必需的。

11結語

(1)透過慢跑運動的方式。

(2)運用運動訓練科學的方法。

(3)調配適當的慢跑頻率、強度、時間,使身體各部機能得以均衡發展

(4)持之以恆,持續、漸進、有規律的活動,促進身體各部機能之強化,是為健康的第一要素。

(5)健康是指在身體、心理社會性各方面都完美的狀態

臺灣大學 簡坤鐘 撰於2010.09.09


慢跑須知(上)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