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做別人不敢做 活力廚房創辦人的跑者夢

發表於 2015/11/18 10,341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想要在運動與美食之間,找尋健康且樂活的平衡點,卻總擔心因高熱量有礙健康,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嗎?台灣近年受到食安風暴席捲,色香味俱全又能融合健康元素的餐廳,看似踏破鐵鞋無覓處,卻在去年台北國父紀念館捷運站附近,出現了一家融合地中海元素的法式餐廳。



(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柔和燈光營造舒適的用餐空間,浴室內設置淋浴設備,讓跑者能在用餐前梳洗;牆上懸掛的,是世界六大馬拉松路線圖,以及眾多傑出馬拉松好手到此用餐的簽名。



(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這裡是「REST & RUN 活力廚房」,一個屬於跑者的美食天堂,擁有台灣首創贊助運動員,量身訂做的「活力套餐」,以及創辦人 Kai 為了跑步,進而跨入餐飲業領域的故事點滴。

 

尋回路跑初衷

時間拉到 1995 年,Kai 正值 25 歲大學畢業,赴美攻讀研究所,當時體重達 95 公斤,於是用盡各種極端的方法決心減肥,三餐只吃去油、過水、無糖的食物,在 2 個月內消去 20 公斤,也正是在這個時間點,第一次接觸跑步。



Kai(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當時都是在山裡到處跑,一開始非常痛苦,連走路都會喘。」Kai 回憶年少情景,認為當時社會缺乏健康生理的知識,普遍認為減肥的方法就是靠極端節食,卻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來證實是否對身體健康合宜。初入跑步領域,Kai 從為了減肥而強迫自己跑步,轉化成在山中隨興奔跑的喜悅,可惜這樣的習慣維持不久,隔年研究所畢業出社會,年少歲月的跑步生涯也因工作而中斷。

 

2011 年夏天,44 歲的 Kai 在朋友邀約下,接觸單車運動,此時的他是一個體重達到 105 公斤的胖子,騎了半年後,發覺自己比以往更有活力。某日,心血來潮,穿上跑鞋,Kai 決定進行久違的運動──跑步。

 

「曾經以為跑步已經化為兒時記憶的一部分,不會重新出現在我生命裡。」Kai 首次恢復路跑,只跑了 42 公尺便感覺全身已筋疲力盡,「當你發現有些東西,在生活中已不存在,但是卻又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這正是重新接觸跑步帶給我的感覺。」如今,他已重新征戰多場全程馬拉松賽事,並能以正面的力量,訴說這段從 42 公尺,跑到 42 公里的歷程。



東京馬拉松(圖片來源:Kai)


為了跑步,突破體重障礙

2012 年初,重新開始跑步的 Kai 明白若想延續運動習慣,首先將克服的障礙正是自己的體重。「旁人看到一個大胖子在跑步,或許覺得很滑稽,但我自己感覺卻像是快飛起來一樣,每天跑步都很開心,也很盡力。」



(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想要跑得更快,必須想辦法瘦身,Kai 清楚自己不能用年輕時不正確的方法減肥,因此蒐集國外論文,研究關於跑步訓練的知識,嘗試諸多飲食方法,終於試出如何將高碳水化合物、中量脂肪、低蛋白質三大營養素達到最佳比例,且不會造成身體健康負擔的飲食配方。

 

在沒有刻意少吃食物的情況下,每個月瘦 2 公斤,一年瘦了 20 公斤,至今體重皆維持在 80 公斤上下:「我減肥的目的是為了跑步,但跑步最重要的是恢復身體能量,所以一定得吃東西,同時用健康的飲食方式,讓自己瘦下來。」



2015 萬金石馬拉松(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隨著體重難題獲得改善,Kai 跑馬拉松的表現相得益彰,PB 2013 年初馬以 5 小時 14 分完賽,進步到 2014 年的 4 小時 9 分。雖然之後因為運動傷害而休養,想要繼續打破個人 PB 記錄的志向卻未被澆熄,反而讓 Kai 更加注重身體的健康狀況。


「我已經 47 歲了,必須愛惜自己的身體,平常要上班,練跑的時間較少反而會更加珍惜。」Kai 認為認為練跑的重點不僅只是訓練,身體的恢復、飲食的控管同樣重要,可惜大多數人往往忽略了後兩者的重要性。開餐廳的想法,也因此在心中萌芽。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因緣際會,結識合作夥伴

「很簡單的一個想法,我對飲食的要求很高,可是台灣經歷食安風暴,能吃到健康的外食非常少。」Kai 表示台灣的食物普遍營養不均衡,含高脂肪、高蛋白,對身體負擔極大,就算食材 OK,但是營養比例卻未受到重視,更不會有針對運動訓練角度去做調配的餐廳。

 

2013 年,實踐理想的開端,在運動領域沒有任何人脈的 Kai,透過聯繫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的教職人員,認識了未來重要的合作夥伴──馬拉松國手張嘉哲。



張嘉哲(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有開餐廳的想法時,腦海中浮現的就是張嘉哲在店裡的某個角落喝咖啡、看雜誌,儘管我當初根本沒有管道認識他。」Kai 笑說與張嘉哲相識的過往,兩人第一次約在咖啡廳見面時,張嘉哲原本以為又是一個想靠路跑賺錢的人找上門來,所幸 Kai 說出自己想為運動員打造正確飲食的理念,開設餐廳的構想,讓兩位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就此因為運動一拍即合,「REST & RUN 活力廚房」便在去年年底,正式開張營運。



(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化不可能為可能,營養也能很美味

「你的觀念很正確,想做的菜很好,但是在這世界上,沒人做到過。」長庚大學營養科學教授劉珍芳,給予主動聯繫自己的一位男士,就營養師角度的意見。「不會吧,怎麼可能,這明明是很簡單的概念啊!」請教劉珍芳的這位男士正是 Kai,想將「美味」與「營養」兩種要素,與食物合而為一,但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卻遭到否決。

 

「餐飲業走的是餐飲業的路,重視的是『成本』跟『口味』,不會在乎『營養』,也沒有充足的概念規劃;至於營養理論派,怎麼做都做不出好吃的東西。」劉珍芳說出了理由,「營養的食物就像你在醫院、選手村看到的那些,大家認為營養的東西都不好吃是正確的,要把『營養』跟『美味』放在一起有很大的難度。」



(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然而 Kai 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堅持,持續跟劉珍芳討論吸收知識,奠定了相關學術概念,同時也慶幸有位與自己合作無間的主廚,願意把餐飲業許多的習慣放下,兩人耐心研發菜色,不斷反覆重做、評估營養比例,透過科學化標準,涉獵相關專業資訊,只為了設計出真的美味又健康的菜色。

 

「一組活力套餐的研發,就花費我們 1 個多月的時間,一切都沒那麼容易,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這種東西,實際能做出來之前,你根本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而如今餐廳順利營運,菜單上已可見到許多美味的菜色,皆是經過長期努力的成果。


巴斯克風燉烤雞腿(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脆鱗深海甘鯛(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運動員贊助計劃,專業飲食規劃

除了健康美食的問世,贊助運動員更是「REST & RUN 活力廚房」另一項重點。Kai 本身熱愛路跑,同時希望台灣的運動員能受到更多的尊重,除了與張嘉哲在粉絲團宣傳,幫助運動員獲得裝備、器材捐贈外,「贊助運動員飲食」也是餐廳的一項創新之舉。「一般人都是直接出錢捐給受贊助者,對我而言則稍有不同,餐廳裡面有很多東西是市面上所沒有的,只有這裡能幫運動員做專業的飲食規劃。」

 

REST & RUN 活力廚房」針對運動員設計的活力套餐,價格是 750 元台幣,贊助方式即是指贊助者每出 500 元,Kai 就自行出 250 元,請受贊助的運動員吃一餐,目前已為國內多名馬拉松跑者做過賽前飲食計劃,並獲得正面迴響,幫助選手在馬拉松賽事中,保持絕佳的體能狀態,一舉奪得佳績。



陳雅芬(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我會跟運動員溝通健康飲食的概念,讓他理解何謂吃到『對的東西』,了解未來要如何保持營養均衡。」Kai 表示,許多健康飲食的觀念很複雜,但總得有人開始做:「長期需要的話,我們就會依訓練課表、比賽成績等數據做全盤規劃,若受贊助的運動員需要增加食材,成本也會由我們這邊自行吸收。」



雷惠美、張嘉哲、雷理莎(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懂得練跑,更要懂得吃  

REST & RUN 活力廚房」的出現,讓人更加意識到健康飲食為跑者帶來的效益,Kai 也期許能有更多同樣概念的餐廳出現,不用化學調味做出好吃的食品。「現在台灣的店家為了壓低成本而使用添加物,食安問題最可怕的地方,不是新聞常看到幾家出包的知名食品業,而是夜市中,那些連自己用油來源為何處都不知道的店家。」

 

除此之外,「REST & RUN 活力廚房」未來也會研發更多菜色,目前已針對減肥族群做外送套餐服務,「在餐廳,我們想把好吃的東西做得健康,外送的減肥套餐則是把健康的東西做得好吃。」


 

優格水果盅 & 義大利肉醬歐姆蛋(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而說到跑步,目前剛傷癒的 Kai 即將在 12 月迎來台北全程馬拉松的挑戰,未來想跑得更快,就得變得更瘦,並降低自身體脂肪,「如果我更瘦更健康,跑得也會更快樂。跑步是一種目的而非工具,我是為了跑步減肥,而不是為了減肥而跑。」

 

夢想尚在延續,活力廚房仍待更多跑步愛好者光臨,享用一頓精心配置的活力套餐,同時知曉餐廳的核心價值,追求健康的同時不用犧牲美味,吃美味的食物亦能顧到健康。



(圖片來源:REST & RUN 活力廚房
 

跑步+音樂 初跑者的活力夥伴

近年來隨著跑步盛行,「路跑歌單」也成為諸多跑者的討論話題,更有許多與跑步、結奏、步頻相搭配的理論及知識。Kai 年輕時跑步也有聽歌的習慣,曾為了比賽編排專屬歌單,主要以英文歌為主,最喜歡的曲目是 Deep Purple 的〈Burn〉


Kai 的跑步歌單


「根據研究,最佳的步頻介於 160 170 間,但是一般人速度不夠快的話,根本踏不到這領域。目前比較快的歌,頻率都約 130,超過 150 以上其實已經超出耳朵所能承受的負荷。因此大多數人可能會選擇慢一點、中間節奏加快的歌。」

 

Kai 認為若在跑步機上輕鬆跑,聽音樂的效果較佳,若在戶外進行高強度練習,音樂及步頻較難配合,同時也分享個人對於跑步聽音樂的心得。「我支持初學者邊聽音樂邊跑步,在你還未發現跑步的快樂時做為輔助,就好比你認識一個人,還沒發現他的內在美好時,需要倚靠一些外在要素去喜歡上他,例如跑步就會需要一些厲害的裝備、好聽的音樂做搭配,避免過程過於枯燥。」



2013 台北馬拉松(圖片來源:Kai)


你也被 Kai 的夢想打動了嗎?不論是為健康而跑,或是為了更加快樂而跑,換上跑鞋出門去吧。



同場加映:

想變快腳?別急,先聽首歌吧!



以上文章由 KKBOX 贊助刊出。


*跑步心得 都在運動筆記*

看更多主題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