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我不是在教跑步 而是跑步在教我 #我是跑者

發表於 2015/12/11 10,287 次點閱 0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我,徐敦傑,男性,28 歲。

我是一位跑步教練,我是跑者。



#我是跑者 徐敦傑(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跑者對我來說是,將自己體悟的跑步知識,不吝於分享給他人。


清晨 4 點,你在做什麼?在許多人都還酣睡夢鄉之際,他已經換上跑鞋,頂著星光出門,進行每一天的例行課表,日復一日,未曾間斷;在豔陽高照、在陰雨綿綿、在大婚之日,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他,是跑步學堂的教練,人稱跑步萬靈丹的丹丹老師 Daniel 徐敦傑。

為了健康而跑
年僅 28 歲的 Daniel,外表看起來雖然不像個運動員般粗曠豪邁,卻已經擁有 10 年的跑齡,更不可思議的是,用跑步喚醒太陽的生活作息,無論颳風下雨,從未停歇;自己準備三餐飲食,如此規律嚴謹的生活型態,是對於自我的要求與期待。


(圖片來源:Ben Wang)

從小因為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只要一進入冬季,身體都會不舒服,希望可以找一項運動來讓身體變好的 Daniel,在學測考上大學的那一段空檔,將跑步加入了生命中;而這樣的決定,轉折了他的人生。

大學就讀生物材料相關,研究所亦如是,原本教授已為他安排好出國深造;但從大學時期,除了課業,生活重心均環繞在跑步上,無論是路跑比賽或是訓練;因緣際會,大學認識的運動夥伴從事運動書籍出版,原本只是兼著做,沒想到畢業後就被邀去當正職編輯,「其實沒有想過跑步可以當飯吃」,但也就這樣走進了運動相關產業,興趣與工作的結合,更多可發揮的空間,是他過去未曾想像過的生活。


(圖片來源:徐敦傑)

跑步問題問丹丹=跑步萬靈丹
由於自己身體的狀況,任何一點不對勁都會仔細檢視,也包含了肌力與跑姿的審查,進而避免可能的運動傷害;也是因為如此,Daniel 對於訓練知識的索求、營養均衡的探究,在早年台灣跑步知識尚未發達的時候,他在部落格上寫下的知識分享,也常獲得一些跑步同好的回應,這樣的成就感與喜悅,也是他繼續發掘新知的動力。

過去擔任過跑步書籍編輯,現在是運動筆記、跑步學堂的教練,對於來自學員、親友的問題,他從不吝嗇於自身知識的分享,不厭其煩、有問必答。他也說到,由於自我要求細膩,經常會在跑步中發現一些小細節,透過與他人的互動與教學,對於這些細節的質疑或是論調,在反覆驗證之後,可以找到解答,也可以經由這些發問中尋求更進一步的解釋;或是在訓練過程中嘗試去體會他人描述出來的感受,有可能可以得到另一番全新的體悟。這樣神農嚐百草的精神,朋友和同事也開玩笑地稱呼他「跑步萬靈丹」,雖令人莞爾,但可見 Daniel 在看似簡單的跑步運動中,找到了無限寬廣的天地。


(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了解自我 激發動力
也因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Daniel 很明白自己不是一名以速度見長的跑者,必須用更紮實的基礎訓練以及耐力培養,透過週期化的訓練方式,安排每一個階段的課表,來達成跑得更好的期待。對他而言,訓練,是為了探索自己的無限可能,而非為比賽而生。


(圖片來源:Ben Wang)

藉由書籍與自身經驗安排好的課表,無論是間歇、LSD,或是時常被人忽略的恢復週期,都是 Daniel 每一天所細細執行的自主訓練。但他也提及,除了體能鍛鍊,自己也花很多時間在跑步技術、肌力、伸展、恢復等細節上,這些往往被視為「附帶」的訓練內容,其實重要性不亞於跑步本身,就像一盤好吃的菜,除了用心炒,調味食材刀工火候盛盤缺一不可。

不過天天跑,身體、心理難道不會疲勞嗎?「很多人之於跑步,是一種勉強自己去做的狀態」他分享道。強求,才會造成身、心靈的倦怠,對他來說早睡早起的規律、飲食習慣的重視,甚至是體態的轉變,不是因為勉強自己所致,「而是身為跑者的生活型態」,因為把它當作生活中的不能割捨,日常自然也就漸漸的趨向、轉變,成就一個發自內心喜愛跑步的人生。


(圖片來源:Ben Wang)

對於細節的注重,甚至已經達到吹毛求疵的地步,這樣的嚴以律己,追求完美的性格,其實會帶來不小的壓力, Daniel 認真的說,自己會因為一次訓練的不完美而耿耿於懷:無論是內外側肌肉吃重不一、體感上的結構不協調,這樣的負面情緒,確實會在訓練上帶來一些衝擊,「但還是想要去做」他說。這樣煩悶的情緒,也會在一次完美的訓練後被淡忘。


(圖片來源:Ben Wang)

跑步與生活 一體兩面
而現今許多跑者身陷其中而不自知的過度訓練,Daniel 坦言他也曾經歷過:那是一個穿著鞋、出了門,但身心都在抗拒的狀態。「但那是一個階段,你會發現:跑步,就跟生活一樣,會有高、有低,但絕大部分的每一天是平淡的,日子還是天天要過」;現在的工作與跑步更是密不可分,如何在興趣、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對於他來說,「每一天都是自我的挑戰,要如何條理化接踵而來的工作與生活,要面對壓力、找到信心」;跑步與生活,其實一體兩面。

在工作、在生活、在家庭,他總是有條不紊的安排好一切,即便是突如其來的意外,他也會先以計劃之中的目標為主,但盡全力的完成所有的交辦事項。「要做就要做最好」,像一開始跑步的目的是為了健康,但後續加上了訓練、飲食、生活作息的改變,也只是為了讓跑步這件事情,能夠做得更好。


(圖片來源:Ben Wang)

想起每一次天未光就踏出家門練跑的目的,「希望能夠透過跑步喚醒自己」Daniel 認真地說。也許是個性使然,較不擅長交際應酬的他,卻總能在步伐、呼吸,與自我的對話之中,找到讓自己保持正向、積極的能量。這樣的生活日程表,雖然感覺總被跑步圍繞,但家人對於他跑步所帶來的影響,無論是影響別人、改變自己,亦感到與有榮焉。


(圖片來源:Ben Wang)

對他來說,跑步已然是生活中不可切割的一部份,「就跟你再怎麼忙,還是要吃飯一樣」他笑著說。問起有沒有特別喜歡的課表,喜歡 Tempo Run(節奏跑)的他說到,「Tempo Run 屬於高檔耐力訓練,不同於長距離訓練到後半段的彌留、速度間歇疲乏後的盲目衝刺,Tempo Run 需要一直保持良好的體感與動作,直至訓練結束」,而這樣的訓練課表,也許正能形容 Daniel 的跑步旅程:專注執著的過著這樣的生活,這樣的跑者生活。

我是跑者,我透過跑步,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



以上文章由 adidas 贊助刊出,相關資訊請見 adidas​ × ​臺北馬拉松官方網站


*跑步故事 就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