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評測】鞋櫃不可少的戰鞋 adidas adizero Boston 6

發表於 2017/10/11 30,086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adidas adizero Boston 6 的配色正合我意!(圖片來源:Fish)


自 2013 年 adidas 發佈第一雙搭載 Boost 科技的 Energy Boost 問世以來,其中底科技廣泛運用在旗下各類型跑鞋上;而第五代才開始承載 Boost 科技的 adizero Boston 系列,則最受跑友的喜愛,小弟我也擁有了兩雙,算是最熟悉的戰友了。


adizero Boston 6 在小細節上不忘升級優化(圖片來源:Fish)


今年延續的第六代除了新的配色之外(這雙配色很合我意),還有哪些和上一代不同呢?當然評價在水準之上的作品也不需大費心思的改版調整,故 Boston Boost 僅針對小細節或局部做升級優化,既然此系列大家有一定的熟悉度,那我就從建構跑鞋骨架的三大基因來介紹:


1. 標竿的 Boost 中底

Boston 系列成功關鍵就在於 Boost 的中底運用恰到好處,其腳感調性和反饋程度剛好適合中長距離的需求,從腳跟到中底前端採用大面積的 Boost 材質,提供最佳緩衝能力和滿滿的能量回饋。


Boost 的中底運用是成功關鍵!(圖片來源:Fish)


相對地。Boost 的含量和穩定性是成反比的,因此提高 EVA 夾層(灰色部份)的比例,從後腳跟延伸至前掌腳前緣全部,強化了中底的穩定性;腳掌前緣則是全部使用 EVA 材質,是為了協助步伐力量轉換能力比較不足的跑者,提供持續穩定的推進動力。


 

藉由提高 EVA 夾層的比例,強化穩定性(圖片來源:Fish)


2. 進化版的 Stretchweb 大底

從大底的螢光綠分部區塊就可以簡單看出與五代有所不同,更多槽溝設計的加入,呈現格柵式的分布樣貌,提供腳掌順暢的多方向彎折與靈活性,並同時提升抓地力。


 

大底加入更多槽溝設計(圖片來源:Fish)


材質當然選用招牌的 Continental 馬牌輪胎出產的耐磨橡膠,不需要懷疑它的堪用度,不僅提升鞋底的耐用性,也延長其壽命。

 

Continental 馬牌輪胎出產的耐磨橡膠,品質有保證!(圖片來源:Fish)


再來就是照片中這灰色材質的中足支撐片——TORSION System,採用對稱方式植入,用意在於穩定中足與輔助推進時的回彈力,可以發現其延伸至鞋內側的後掌部份,讓腳掌落地產生的扭轉等不穩定的狀況能被控制下來,而明確地往前進。


TORSION System 中足支撐片強化穩定度(圖片來源:Fish)


3. 全新的包覆型態

從網布氣孔的大小就可以看出 Boston 的進化,六代根據腳掌各部位的需求不一、進行透氣網布的強度差異化;一體成型的編織工法,也是這幾年來跑鞋的新趨勢,除了輕量化之外,更能緊貼腳掌,在跑步行進間,能有足夠的鞋楦空間來提供延展性與舒適性。


從網布氣孔看出有多舒適(圖片來源:Fish)


不同於五代的鞋尖設計,捨去上一代的麂皮材質,而加入內置的軟質的支撐片,除了防撞之外,也給腳掌前端有了穩定的支撐力。


新的鞋尖設計防撞又提升支撐力(圖片來源:Fish)


中足的經典三條線設計除了強化品牌的識別度,也是這幾年 adidas 常用的包覆方式,以合成皮革為主要材質,除了穩定鞋帶區塊的功能外,也能緊緊貼著腳背,不輕易晃動。


經典三條線強化品牌識別度(圖片來源:Fish)


鞋口以基本需求標準的軟海綿材質,減少皮膚出意外的機率,鞋舌的厚度也比較輕薄,並以簡單的品牌 LOGO 立體呈現。


 

鞋口與鞋舌的設計也不馬虎!(圖片來源:Fish)


腳跟部份能明顯看出此系列的名字之外,也做了強化升級的改造,內部嵌入支撐片加上外層以合成皮包覆,讓鞋跟的穩定性再次加分。


實戰測試

短距離測試以 PU 跑道為主,間歇和輕鬆跑的菜單。中長距離的測試以柏油路為主的馬路,因夏天關係,以 18K 的距離收尾。


短距離測試以 PU 跑道為主(圖片來源:Fish)


  • 重量

以中長距離為需求考量的話,其重量算是標準範圍內,呈現一流的輕量化與速度感。對付平日練習或是中距離的路跑活動綽綽有餘了。


重量算是在標準範圍內,適合平日練習(圖片來源:Fish)


  • 包覆性

在運動行進間,利用鞋帶的彈性讓鞋舌緊貼腳背,但卻不會有過大的壓迫感存在,前掌雖然因天氣炎熱而有腫脹的小現象發生,但網布略帶延展的特色給予鞋掌適度的空間。腳尖活動時,不會有像塑料材質卡卡的現象。


既包覆又不失舒適(圖片來源:Fish)


  • 透氣性

9 月在台灣還是長時間呈現炎熱的氣溫,而在下午 4、5 點練跑下,並無感受到悶熱的感覺,汗水也沒過度累積,反而適時排出,我想應該是前側孔洞較大的網布面發揮效果,讓雙腳一直保持乾爽的狀態。


即便高溫下練跑,依然乾爽(圖片來源:Fish)


  • 避震性

Boost 的效果應該不用多做解釋了,在 PU 跑道練跑時,腳掌落地馬上就感受到 Boost 獨有吸震力,一晃眼,立刻感受到一股回彈的力量,讓提腳更為快速輕鬆,而且回彈力非常規律集中,不像 Ultra Boost 會有不集中的反彈力,可能是 EVA 中底的加入讓腳掌可以先穩穩落地,再利用 Boost 的回彈特性,達到推進的效果。


Boost 驚人的避震和反彈力不因環境而變動(圖片來源:Fish)


把場地拉到柏油路和距離拉長時,Boost 驚人的避震和反彈力並沒有打折扣,長時間下來,也沒增加肌肉的負擔,雙腳肌肉還是維持一定的靈活性、無僵化,反而更為流暢。


  • 支撐性

測試慢跑中,足跟杯的合成皮包覆,固定腳踝不輕易晃動後,能明顯感受到一股反彈力,步伐力量轉化的過程,TORSION System 能避免反彈力造成的內旋或是外旋現象,讓雙腳能享受 Boost 的反饋力,又能穩健向前進。


TORSION System 搭配 Boost,讓支撐性更好(圖片來源:Fish)


  • 抓地力

腳掌落地後均能抓住地面,不管在 PU 跑道上或是街道的柏油路上,不會產生後移或是磨損的現象,也不需多花心思或肌力來穩住腳掌,再搭配 Boost 的反饋力,更輕鬆的向前邁進,跑完長距離看了一下鞋底,顆粒沒有磨損的現象,想必是馬牌的品質保證吧!


PU 跑道或柏油路上,都沒有出現後移或是磨損的現象(圖片來源:Fish)


總結

Boost 中底科技現身之外,Boston 為何可經過時間的考驗,地位始終屹立不搖,仍是 adidas 的慢跑系列不可缺少的台柱之一?象徵經典與科技的結合,到底它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速度與避震兼具:

Boost 其實是很兩面的,通常穩定性和回饋力總是無法共有,然而 Boston Boost 算是我目前覺得 Boost 發揮最完美效率的鞋款之一,拿捏恰到好處,能採用大範圍的 Boost 覆蓋鞋底,但卻也能穩健地提供避震和回饋力,讓速度能展現出來,是其他系列無法比擬的。


  • 輕量化的設定:

Boston Boost 在定位上是雙中長距離的跑鞋,可用來練習用和比賽用,長距離 LSD 更是合適,除了減少雙腳的負擔之外,又兼具保護的能力,鞋重剛好足以應付兩種不同模式的慢跑狀況,讓輕量和透氣達到平衡。


  • 耐看的外表:

外型透過簡約的線條勾勒出跑鞋的輪廓,白色的配色更顯大氣,就像老朋友一樣,讓人覺得安心又熟悉。


  • Boost 的衝擊:

Boost 的腳感一直是我腦海中最難忘的記憶,畢竟各大品牌的中底感受差異性沒這麼明顯,異於常人的吸震能力和快速回彈力,成功殺出屬於自已的價值,而且長時間的使用下,效能卻不打折扣,非常威猛啊!

如果熱愛跑步或是熟受不同科技帶來的腳感的跑者,Boston Boost 6 肯定是鞋櫃不可缺少的重要戰鞋之一。



以上文章由 adidas 贊助刊出。


*跑步產品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