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終馬場大賽事 - 臺北馬拉松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5/12/28 2,252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雜序

從 1997 年開始舉辦的渣打香港馬拉松 (Standard Chartered Hong Kong Marathon),明 (2016) 年就 20 週年了。此賽事於 2012 年取得 IAAF(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國際田徑總會)銅標,隔 (2013) 年立馬升級成銀標,明年將是首屆的金標,且全馬與半馬的賽道將原本僅沿著九龍公園跑一小段的彌敦道 (Nathan Rd.),隨即左轉進入柯士甸道 (Austin Rd),改向北延長至旺角地鐵站,才左轉進入亞皆老街 (Argyle St.),刻意在市區裡多繞些距離。

2014 渣打香港馬拉松

2014 渣打香港馬拉松

反觀 1986 年舉辦第一屆的臺北馬拉松,到今 (2015) 年卻不是 30 週年,因 1990 ~ 2000 年捷運施工而中斷 11 年,所以要明年才跟香港渣打馬一樣,適逢 20 週年。遺憾的是,臺北馬拉松到現在什麼標都不是,還被後起之秀-萬金石馬拉松搶得臺灣銅標頭香。


不可諱言,臺北馬拉松依舊是年終馬場大賽事,每每吸引許多國外跑者來參賽,官方宣稱報名人數連年攀升,去 (2014) 年更創下臺灣馬場史上,參賽人數最多(光是簡章上,刊載提供晶片計時組別的報名人數就高達 43,800)、3 天就額滿的記錄。

2014 臺北富邦馬拉松簡章部分內容

2014 臺北富邦馬拉松簡章部分內容

今年的臺北馬拉松,有幾項改變,首先是中斷連續 15 年的企業冠名贊助,採抽籤方式報名(2013 年太魯閣馬拉松與 PUMA 螢光夜跑也是採抽籤方式),並取消免費的警消組 (9K)、限在學國小 5 與 6 年級生的兒童組 (2K)、現場報名的 Fun Run (3K),而原本的路跑組 (9K) 加碼為 10K,因此賽程僅有 3 種:全馬 (42.195K)、半馬 (21.0975K)、路跑組 (10K)。參賽人數大幅下降至 2 萬 7 千人,比起去年少了約一半,其中全馬維持 7,000 人,半馬從去年的 19,500 人遞減為 12,000 人,路跑組由去年的 14,900 人降為 8,000 人。


半馬的完賽時間由去年的 210 分鐘,縮短 30 分鐘,時限變成 180 分鐘。全馬則維持 330 分鐘,路跑組 (10K) 也沒因為比去年長 1K,就延長時間,仍舊是 90 分鐘。少了企業冠名贊助,以及去掉近一半的參賽人數,報名費(內含 100 元晶片保證金)自然也隨之漲價,全馬與半馬分別由去年 1,000 以及 800,一起調漲 200 元,亦即 1,200 與 1,000,而路跑組則由去年的 600 元漲為 700 元。個人贊同報名費調漲,但相對的服務也要提升才行。


全馬與半馬的起跑時間由去年 7:00 提早至 6:30,但當天捷運還是維持去年 5:20 發出首班車的時間。對於填寫預估完賽時間被分在 A 區的參賽者來說,要趕在 6:00 前完成寄物與熱身,再從容不迫地站在分區集結點,時間頗為緊迫。

2015 臺北馬拉松簡章部分內容

2015 臺北馬拉松簡章部分內容

在第一天開放現場領取物資的早上,搭乘捷運前往位於國際會議中心對面的跑者報到區,才 9 點初頭,隊伍已經排了約 30、40 人,即便一共有 11 個櫃臺,但隊伍前進的速度很緩慢,因為櫃臺工作人員得向櫃臺後方的工作人員提供報到編號,等著拿出物資袋、紀念衣、文件夾(全馬才有),接著櫃臺再與領取者逐一確認物資,然後讓領取者在領取單上簽名,並留下聯絡電話。

2015 臺北馬拉松跑者報到區

2015 臺北馬拉松跑者報到區

回想今年雙十國慶時,在芝加哥馬拉松報到的順暢流程,先讓工作人員掃瞄手機上的條碼,出示護照,確認身分無誤,再前往早就被指定的櫃臺。才剛走到櫃臺,工作人員詢問是否為某某人,立馬遞上物資袋,並告知需走到另外一區領取紀念衣。效率之高,令人印象深刻。

2015 芝加哥馬拉松報到區

2015 芝加哥馬拉松報到區

2015 臺北馬拉松與芝加哥馬拉松階梯布置

2015 臺北馬拉松與芝加哥馬拉松階梯布置

查看起跑日的天氣,慘了!前幾天的強烈冷氣團已經離開,週末假日氣溫明顯回暖。週日信義區 6:00 已經 17℃,中午來到最高的 24℃。之前的賽事心得,有提過「熱指數公式」:溫度 十 (濕度 × 0.1 ),以 9 時的溫度 20℃ 與相對濕度 80,計算的結果是 28℃,代表實際感受到的溫度為 28℃,雖然只比極高度危險的臨界值 27.8℃ 高一些,但還是要注意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

起跑日的氣象預報

起跑日的氣象預報

備妥路跑裝備

備妥路跑裝備

起跑日

幸運抽中運動筆記配速列車乘客的 120 個搭乘名額之一,因需在 5:20 於指定的地方報到,是故一早搭乘跑神專車前往會場。


抵達報到現場時,等待搭列車、領背心的隊伍早已排起人龍。遊戲規則提及領取背心後,需穿著此背心,遂到隔壁的 VIP 休息帳棚裡,別上號碼布、換上背心,再到大會寄物區,完成寄物程序。然後回到報到帳篷,找運動筆記工作人員領取黃色手環,聽列車長講述今天的配速策略:考量後半段一定會掉速,所以前半程抓的時間比短,會比 4:15 快。如果跟不上列車,就跑自己的。


開跑前列車長的耳提面命(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開跑前列車長的耳提面命(圖片來源:運動筆記)


由運動筆記人員帶領,經過管制區時,出示黃色手環讓管制人員檢查,得以站在最前頭的起跑區,比 A 區還要前面的區域,等待起跑。最前頭的位置,則留給受邀的國內外選手。看著大樓上的溫度計顯示 16℃,跟同班列車的乘客聊著天,觀查眾人起跑前的百態,自己也順便活動筋骨,還沒起跑,就已經感覺有點熱。隨著起跑時間的逼近,各起跑區的阻隔線被移除,後方 A 區的少數跑者立即往前推進到這區來。


正式起跑之後,大家都飛奔而出,馬上就見不著別上黑色氣球的 3 位列車長,繞經市府路與信義路口,還得小心前方跑者的腳步,免得太靠近而被絆倒。在 101 大樓前的 LOVE 地標,才追上列車的最後幾節,不加思索跟緊腳步,跑下去就對了。

等待鳴槍起跑

等待鳴槍起跑(圖片來源:好友 FB)

還不到仁愛路圓環,左小腿開始有抽筋的感覺,心想不妙,千萬不要這麼早就棄賽啊!悶著頭,繼續跟跑。進入第一個水站取水飲用,邊跑邊喝,與列車尾巴距離約有 10 公尺,看看錶上的心率已經飆高到 165,處於無氧耐力區間內,再加上先前的抽筋感,於是放慢速度,提早下車,不再跟著列車跑,繼續跟的話,一定爆的很徹底,搞不好還落馬。


爬上長緩坡的中山橋,被後頭的跑友超越,頓時駛不上力的感覺油然而生,才跑了 10K 而已,還有 4 分之 3 的路程等著我呢!在北安路看到人行道上的流動廁所,十分開心地前往解放,因為前面的路段似乎沒見著流動廁所。


感謝大佳路跑團在大直橋下的補給,拿了段香蕉,邊跑邊吃。由美堤(基 16 號)疏散門開始進入漫長的河濱自行車道之旅,某些路段是今年 PUMA 螢光夜跑臺北場 21K 與臺北渣打馬拉松全馬路線。


里程累進到 28.4K,經過民權大橋下時,有人站在樓梯上,替跑友加油打氣。往左一看,民權福德宮前,臺北市民生慢跑俱樂部提供薑茶、咖啡、啤酒,天氣熱又非我所好,直接跳過這個私人補給站。


過饒河夜市不久,看見黑色背心的後頭,印著亮眼黃色 3:00 完賽時間的跑友,由跑姿來看,是我所認識的人,努力追趕上他。本想跟他一起跑回終點,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已經爆了,他要我先跑。離去之前,跟他說:再撐 1 個小時不到,剩下 10K 就回到終點了,加油!

未顯露疲態的跑姿

未顯露疲態的跑姿(圖片來源:左-運動筆記、右-原色星空 FB)

就這樣子,在基隆河兩岸又繞了好長一段路,上橋、下橋,繞經折返點、感應地墊、拿信物,終於由觀山(基 5 號)疏散門離開河濱自行車道,距離終點大約還有 4K。跑在塔悠路上,想加快速度,脫離熾熱陽光的荼毒,卻依舊突破不了 5 分速。


由健康路來一個 180 度的大迴轉,慢慢龜上麥帥二橋引道,再一次大迴轉往終點邁進。抬頭遠望高聳的 101 大樓,看似遙遠,其實不然。進入最後一個水站,喝杯水,準備順著下坡加點速度,拉回一些時間。

著名地標:圓山飯店、忠烈祠、彩虹橋、臺北 101

著名地標:圓山飯店、忠烈祠、彩虹橋、臺北 101(圖片來源:好友 FB)

下正氣橋後,依序經過松山高中,下基隆路地下道,不少人用走的,不管怎麼累,還是要跑起來。柳暗花明又一村,撥雲見日現光明,終於出了地下道,距離終點更近了。加速左轉信義路,加油人潮開始多了,愈接近終點,人更多,但我無暇細看,現在的目標就是衝向終點。轉入市府路,看著懸掛天橋上 TAIPEI IS YOURS 的標語,終點在望,放手一搏,再開一次速度,反正就痛苦一下子而已,超越幾名跑者,踏過感應地墊,結束 2015 臺北馬馬拉松,劃下今年賽事的句點。

完賽禮

完賽禮

雖說此場成績沒有達成配速列車乘客 ±3 分鐘的標準,但至少今年 3、4 月各在銅標與金標賽事中,皆突破自己全馬的最佳成績 (PB),也算是有所收穫,期待來年在訓練高峰時期,再創佳績。


臺北馬拉松要邁向國際化馬拉松,還有一段路要走,時間的長短取決於主辦單位的用心與否,君不見,本文一開頭便舉渣打香港馬拉松才一年就由銅鍍銀成功,期待臺北馬拉松能讓更多國外跑者看見並體驗臺北的城市之美。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