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也需要計畫!自己的教練自己當

運科訓練
發表於 2016/11/20 18,976 次點閱 5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算一算,維持規律的練跑及運動習慣已約4-5年,近2年的月跑量大概落在250-280k左右,但除了星期三晚上的課表強度比較固定之外,其他時候的練跑其實都缺乏計畫性,強度也比較沒有固定;有時依照身體狀況,累的時候就跑慢一點,狀況好的時候就認真跑;有時看當天照心情而定,當天如果心血來潮就跑多一點,低落的時候就隨便跑當作交功課,總之就...非常地隨興...... 正因如此,每年雖然有些許的進步,幅度卻是非常地有限(泣)。

有鑑於此,今年十月初的台東之美113結束之後,便決定更加地認真看待跑步這件事,希望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訓練之下,騎車的比例也隨之大幅地下降,以跑步為主,目標能於十二月底的台北馬和明年二月的渣打馬能將自己的PB再向前推進一點。因此,如何制定課表與決定訓練的主軸和方向為重要的第一步,但由於相關的經驗較不足,大多時候都是自己想像或者參考書籍、網路文章,以及身邊跑友們的經驗,大致擬定每周每天的內容和大方向,實際執行再以當日的身體狀況(是否感覺疲勞、是否有傷痛、是否睡眠不足,etc)做出微調。


為了履行生活即訓練,走進便利商店只能忍住不看第一排以下的飲料...(默默關上門)


「目前的訓練這樣安排」

由於生活作息的關係,已經習慣早上練跑,晚上則傾向讓自己放鬆,並且早點就寢以應付隔天的訓練和平日的工作,目前「理想中」的訓練計畫安排大致如下:


Mon: 早慢跑 晚慢跑or休息

Tue: Tempo / 晚游泳放鬆 

Wed: 早慢跑 晚Interval or Fartlek 

Thu: 早慢跑or騎車 晚游泳放鬆 

Fri: 早慢跑or騎車 / 晚重訓or休息

Sat: 早Longrun / 晚重訓or休息

Sun: 早慢跑or騎車 / 晚休息


游泳放鬆,順便練練很弱的自由式...


理想之所以稱為理想,往往是因為和現實有些許落差XD 

這個計畫主要是配合平時的團練時間,並未考慮有可能耽誤訓練計畫的個人因素(賴床、睡過頭)或其他外在因素(下雨、公事、寫網誌?)質量課表放在週二、三、六,分配為週二早上節奏跑,週三晚上間歇跑或者法特雷克,週六早上馬拉松配速長跑,其餘的早上均以慢跑或者騎車來作為動態的恢復,晚上則以游泳或者重量訓練為主,甚至就只是單純地休息放鬆。


過去三個月的練習紀錄如下:

- 八月::跑276k、騎 745k

- 九月: 跑282k、騎 397k

- 十月: 跑405k、騎 306k


再進一步將每個月跑步的訓練強度、課表分類之後,質量課表和慢跑各佔的比例如下圖:



意外地發現,近三個月的質量課表所佔的比例非常地接近,平均落在45%左右,或許是每週的練跑模式較固定的緣故,但此比例是否合適或者不足,尚待進一步地參考資料後再作調整。


「跳脫訓練的盲點」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每當自己在一旁檢視別人時,總是比較容易立刻察覺出對方需要改進之處,但當需要面對自己的時候,卻又常常已陷入盲點卻渾然不知。跑量到底是不是more is better?每週是不是該多做幾次間歇訓練?LSD是不是應該至少達到30k以上?什麼又應該是不是如何如何? 很多時候其實自己已知道答案,可是當你越陷越深、無法跳出框架以客觀的角度看,不但會讓訓練變得很沒有效率,更有可能會因此而受傷。

幸運地,有機會向更資深的跑者請教,參考我目前的訓練安排,他建議我應該針對目標賽事,規劃週期性訓練計畫,讓身體無法知道你在做什麼,找到一個適合自己體能、生活的課表,讓訓練在對的時間發生,進而才能在比賽有最好的發揮。


「你個人專屬的練跑/健身教練」

當然,訂定合適的訓練計畫,是一門專業的學問,除了自己參考書籍,或者委由有經驗的教練協助外,聽朋友(也是Nike Pacer)的分享,才曉得Nike 兩款App:Nike+ Run Club和Nike+ Training Club,可在訓練計畫的規劃上提供一些幫助。


(1) Nike+ Run Club APP: 

它的「教練功能」會依照你的目標賽事日期、距離及生活運動狀態先做初步的週期性規劃,但期間會穿插「指標跑」的測驗,亦即用維持最快速度跑3分鐘,讓APP知道你目前最大的跑步能力,推估接下來其他跑步訓練適合操作的強度與配速,如此一來,課表就會更符合個人體能狀態與需求,進一步提醒自己該快的時候不要超速,該放鬆的時候放鬆,讓身體有較好的恢復。

而像我平常不會帶手機,習慣戴跑錶跑步的人來說,還有一個很棒的功能,就是能串連穿戴式裝備的訓練記錄,目前剛好有支援我使用的Garmin錶,所以只要看完「雲端教練」開的訓練課表,把手機放好,就能無負擔地出門跑步了,回來只要與手機同步,訓練記錄就會自動上傳至APP,確保你在排行榜的排名不會因里程少計而動搖。(笑)



(2) Nike+ Training Club APP:

不過在練跑方面,由於我目前已在執行一個既有的訓練計畫,因此較少按照NRC APP上的課表,但因為在肌力的方面向來是我的弱項,NTC APP的出現,正好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它不僅能精選推薦課表,還可依照個人目前的運動習慣、訓練目的,設定專屬自己的計畫,更棒的是能靈活編輯。

舉例來說,理想上我一週會安排2天肌力訓練,因此在制定一個NTC計畫時,我會選擇運動天數為2天,但一週的運動時數會算進跑步時間,實際測試的結果,發現系統幫我設計的肌力訓練內容,會比較符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如果同一天跑步的強度較高,也能編輯移動課表至其他時間,更加分的是,NRC APP的跑步記錄會同步到NTC APP,另外,也能自行增設運動項目(自行車、瑜珈、游泳等),根本就是一個智慧型的掌上運動日誌,每週運動時數與項目清楚一目了然,若對訓練身體感到疲憊,也能回頭看看這些記錄,了解問題所在,進一步調整接下來的課表安排。


NTC APP可依照不同目的、體能狀態做更符合個人需求的訓練計畫。

NTC APP自由度高,不只可編輯,也能加入其他運動項目,讓你更能掌握每週的運動時數,進一步做接下來的調整。


NTC APP 透過語音引導和影片教學,更加能掌握每個動作的正確姿勢,真的就像有個教練在你身邊,適合作為練跑之餘,個人的肌力補強訓練。


「NRC跑團初體驗」

為了更了解Nike+ Run Club,也抽空報名參加NRC的跑團體驗。真的不得不對於Nike在經營跑團的用心給予讚賞,從一開始的報到和寄物、誇張的專車接駁、熱情的教練團及Pacer群,讓人真正感受到團隊的用心。



當天參加的是Speed Run訓練,搭接駁車到達地定點後,先慢跑一段約莫一公里抵達活動會場,教練團做完簡單的介紹後便開始當天的第一項動態熱身-繩梯訓練,繩梯訓練主要用於練習協調性、敏捷性和平衡性,是一種全面的熱身方式。


(照片來源:NRC)


主課表為八趟400m+200m間歇,由於腳踝扭傷還沒完全復原,所以當天決定跟中階的組別,個組別的pacer都很有活力,知道什麼該給予底下的組員鼓勵,幫助他們撐下去,並完成課表;在穩定及準確的節奏之下,不自覺地便完成了聽起來很累人的課表。能夠由一次的練跑清楚地了解到NRC的運作方式,感受它他們活力及專業度,不失為一次蠻有趣的經驗。


(照片來源:NRC)


「學習做自己的教練」

寫這篇網誌的同時,才驚覺離近程目標台北馬的時間所剩不多,回頭檢視自己近三個月的訓練狀況及內容,也發現馬拉松配速訓練這塊一直較為缺乏,是以往比賽前最容易忽略的部分。隨著比賽將至,未來幾週的訓練重心將調整為馬拉松配速的練習,讓身體可以更習慣、自然地在接近比賽的狀態下運作。雖然成績或許不會突飛猛進,但有目標的訓練絕對能讓自己避免事倍功半,也期待自己在這過程中,生理和心理都能夠有所成長,學習做自己的教練,跑步,永無止盡,努力,沒有上限。


我的跑步旅程 To Be Continued 未完待續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