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 再造我的「人生第二曲線」

其它
發表於 2017/07/17 3,225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小飛俠清晨6點就起床了,先去健身房做1個小時重量訓練,接著趕到學校主持8:30am的會議;中午休息時間,到健身中心踩1個小時飛輪,緊接著回學校上課,晚上參加學校的活動後,再去游個1500公尺才回家。

這是小飛俠日常生活的常態,他不是在上課開會、就是在去運動的路上,運動已經成為生活中之充分必要,連出國也一定找空檔跑步或參加當地的馬拉松,學生封他:「地表最強院長」、「史上跑最快院長」,常常一天花2個小時做兩項運動,光是跑步,每個月跑量至少150-200K

                            (2017渣打馬 郭瑞祥成績334 達到BQ 準備挑戰2018波士頓馬拉松)

誰是「小飛俠」?─台大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他在人生的一場突然的意外,40歲罹癌後才開始運動,從此發現運動的樂趣與無限可能。在 《勇敢做唯一的自己》書中,他自述如何藉著運動走進人群、找回快樂與青春;運動,讓他學會許多人生的功課:適時配速、不意氣用事、下坡的智慧、一群人比一個人更有力量..…。開始跟EMBA學生一起長跑、單車環島、泳渡日月潭、玩三鐵…,他愛上了與大夥兒一起運動一起流汗的快感,更對運動上了癮!

                                                      (2016東京馬拉松 郭瑞祥英姿)

其實郭瑞祥的本性很ㄍㄧㄥ,也挺龜毛,有時不苟言笑,但當流著一身汗水、賣力地享受全程馬拉松,或全神貫注地騎著單車奔馳時,他就從嚴肅的教授變身為武功高強的「小飛俠」,在運動的快感中打開了心房,綻放滿足的笑容,身心、能量都更強大!

                                                  (郭瑞祥:「運動是我樂活的方式。」)

學者教授都有種本事,能把看似平常的事邏輯組織化,甚至形成理論。最近郭瑞祥頻頻向人分享他從運動和人生所體悟的「第二曲線」;源自於管理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的「第二曲線」理論:「無論個人或企業,都應該在第一條曲線尚未走下坡前,開創第二曲線,否則十年內必將被淘汰。」這跟郭瑞祥在EMBA教的「創新與創業管理」道理相似,企業總需要在成功時創新,否則將無法因應產業與環境未來的變化而走下坡。若換做個人也是相同的,正當人生高峰時,若不能再造另一個高峰,你將無法避免自己走向下坡。

                              (管理大師韓第 Charles Handy 與他的「第二曲線」理論圖)

然而,要怎麼再造人生「第二曲線」呢?

郭瑞祥發展出了一套「第二曲線─WIN策略」:

Wow experience:體驗生活、強化體能、建立家庭、分享愛心。

Integrated thinking:整合思考、結合異業、學習成長、精進職能。

Network and platform:與神同行、建立願景、結交人脈、共創價值。

以上看起來真的很像教授的講義內容,一時之間,有些難以消化。於是郭瑞祥以個人經驗進一步詮釋所謂的WIN。

對他而言,運動或各種挑戰自己極限的活動,就是一種wow experience。他是跑步素人,罹癌痊癒之後深感健康的重要,先從上EMBA的「體適能」課程開始,了解如何可以「不傷身的運動」,更體會了「團體運動」的力量與樂趣;跟這群年齡相近的EMBA學生一起運動,享受歡笑與汗水,好像回到久遠以前自己的學生時代,吸引他嘗試各種運動,其中,跑馬拉松令他最有感,從10公里、21公里,學生們開始慫恿他試試全馬42.195公里,當年50歲的他有些懷疑自己的體能,但,有學生的陪伴、鼓勵,2011年他決定挑戰萬金石馬拉松。

郭瑞祥在自己的書中仔細描述了這場人生初馬的經過,參賽前他最遠只跑過27公里,當天起跑後感到十分順利,跑到30公里時仍覺得游刃有餘,35公里卻體力不支了,當時另一位資深跑者,也是他的EMBA學生慢慢地陪他跑,要他調整配速,當他接近終點時,看到許多人因為抽筋、痛苦地在路旁喘息,霎時間突然懂得「人生不是只有一種速度,必須適時配速。」

人生中的第一場馬拉松,漫長的過程讓他也清楚知道,「有了同伴們,我們可以比一個人的時候,更有力量、完成更多事情。」

第二場馬拉松,地點在烏來的山徑,高低起伏的路線,讓郭瑞祥學會「下坡」的功課。下坡容易受傷,因此更需要技巧,正值半百年紀的他,面對人生的下半場,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姿態下坡呢?他不斷思索著,也因此,逐漸領悟、發展出「人生第二曲線─WIN策略」的脈絡。

「運動是我樂活的方式。」

                                       (2017渣打馬 圖中的郭瑞祥全程幾乎在5分速內完賽)

郭瑞祥常鼓勵就讀EMBA的企業主或高階經理人,走出舒適區、進入勇氣區,以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嘗試新事物、實踐夢想,創造屬於自己難忘的體驗。他自己不僅跑馬拉松,還六度率台大EMBA戈壁挑戰隊,遠征1300多年前玄奘取經的「玄奘之路」,是典型的wow experience。

                                                            (郭瑞祥攝於戈壁大漠)

此外,他的wow experience還包括強化家庭與親子關係。他和兩個分別就讀大學和高中畢業的兒子一起完成鐵人三項,兩個兒子沒怎麼練,成績就大幅超越老爸,令他非常開心得意,還親自剪輯製作了一支MV紀錄父子一塊兒挑戰三鐵的過程,郭瑞祥認為,做孩子的role model,邀請他們一起運動,相信日後將是彼此最美好的回憶。

                                              (父子三人於台東鐵人三項活動後合影)

郭瑞祥的教學生涯早已經達到顛峰,他持續學習新知、開設新課、並且爭取成為「亞太商管學會會長」,進一步精進行政管理能力,作為Integrated thinking的養分;此外,身為虔誠基督徒,教會和團契就是他與神、與人連結的平台(Network and platform),他更結合管理與聖經,投入職場宣教工作,教人如何「與上帝一起做決策」。

                                 (郭瑞祥與台大EMBA基督徒團契「愛鄰社」社員合影)

他常要學生思索:「你快樂嗎?真的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嗎?」

從建中、台大、唸到麻省理工學院碩博士,郭瑞祥一直是第一名的好學生,成為職場新鮮人卻被直屬主管點破不夠勇敢積極、少與人交流,讓他猛然醒悟,走出實驗室(舒適圈)、請調新部門、勇於和人互動,並攻讀MBA;商學院的管理課程改變了他的思維,也開啟了他返台後在台大管理學院任教的機會,然而,就在一切看來一帆風順時,遭逢罹癌、妻子離世的變故,一路走來的心境轉折和體悟,讓他「勇敢做唯一的自己」,以寫書、演講分享人生經驗和智慧。

                      (郭瑞祥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雖然我已經為人師,但在挫折面前,我永遠要當一個虛心求教的學生。」郭瑞祥在書裡寫著。他也堅信,「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以賽亞書30章20節)

你的人生「第二曲線」是什麼呢?郭瑞祥常以「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腓利比書3章13-14節)勉勵人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讓身心靈重新定位。面對人生下半場,未來雖是未知、也無法預測,但可以花一些時間,思考自己的興趣、專業與人脈,寫下屬於自己的W,I,N,創造人生的另一番新境界。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