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取代的收穫,不順遂中找回信心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7/10/28 6,563 次點閱 4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你不需要一場比賽來證明自己是跑者,但對於更好的自己你會怎麼定義?

在芝加哥馬拉松前,我原以為自己準備好了,不是說對目標成績有100%信心,而是身心感到未曾有過的踏實,回頭對比去年柏林馬前的訓練超級撞牆,覺得這次對自己的狀況是可以掌握的,能從日常生活與平日訓練察覺自己的逐漸進步,對於目標,原以為也好像沒那麼在意。



但怎樣都沒預料,抵達美國後,面對突如其來的時差,自己竟會如此脆弱。隨著比賽日的接近,睡眠狀況越來越糟,白天精神完全無法集中,晚上疲憊地躺在床上怎樣也睡不著。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眼睜著看著天亮,心情變得沮喪,對於賽事不抱任何期待或興奮,連起跑線都不想站上,當下很想就這樣回台灣算了。 


「當你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平常心。即便賽事有什麼狀況,也不會改變你這個週期的成長,和如今你是一位更好的跑者,更何況你都還沒跑呢。」


當半夜傳訊息給教練,看到一句句的回應,難過的哭了。印象中,這應該也是第一次為跑步有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吧,我知道壓力一定會有,只是不曉得這麼大。


長達約半年的準備,週量約85-90K,每週包括1次長跑、1次素質訓練,2次肌力訓練,其他則是穿插慢跑,有時早、午兩趟。難免會有低潮,但總能找到調整方式,也因為遇到各種狀況,讓我不得不嘗試與以往不同的生活模式,學習與忙碌相處,找到興趣與生活的平衡。



像是說了很久的晨跑習慣,一直到今年因為週末較多的工作安排,長跑常挪至週間早上跑,不得不養成了晨跑習慣;因為體質不耐熱,為了避開日出後的快速上升溫度,週末長跑不得不提早,3:30起床成為固定模式(回想起來,連自己也覺得誇張);因為身體恢復較慢,尤其強化期容易感到疲倦,經過幾次訓練「熄火」跑不下去,讓我日常作息不得不更注重睡眠的充足、水份補充與輕鬆跑的恢復等。


訓練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件要不要完成的事,而是該怎麼把每一次跑好。



輕鬆跑的時候,提醒自己是否真的輕鬆不費力;素質訓練的時候,提醒自己專注在節奏上,更重要的是學習不超速。「即使狀況再好也一樣,不在訓練中證明自己,要在比賽中證明實力。」教練的不時叮嚀,讓我對訓練有了更細膩的認識,「課表是整體的,一次快不是快,跑得慢要擔心,跑太快也要留意。」


的確,我完成了一個很棒的週期,但在賽前遇到這樣的挫折,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心還不夠強大。


距比賽日不到24小時,和教練、朋友聊了自己的狀況,最後決定放棄調整時差,與其計算何時睡,不如把疲勞恢復夠,於是取消所有行程,買了一些酒,在飯店睡了一整天。也很感激在沮喪的時候,能收到這麼多的關心,來自同行夥伴的照顧、其他跑者的打氣。半夜醒來,雖然距離起跑時間還早,但精神狀況好多了。


「不好意思讓你擔心了,無論結果如何,我想我準備好了。」傳訊給教練後,我起身整裝。


照片提供:Sonic Lin


由於這次用渣打半馬成績換到B區,擔心前面會被帶著跑太快,進入起跑區後,我自動排在B區的尾端,想說看看能不能放慢跟上C區的3:25列車。最後證明想太多,早上07:30鳴槍,跟著人潮緩慢通過起跑線,回頭看看3:25配速員還離好遠。「這場還是靠自己吧。」我在心裡說,手錶按下開始,出發!


「最多不要快超過5秒,到36K後就不必管,順順即可,但我強烈建議妳36K前要穩住。」這場比賽教練給的預計配速是前35K維持4:50/K配速,後面用4:45/K跑完,但依照年初萬金石的經驗,覺得後段想加速實在也難,只求穩穩跑完就好了。


起跑後,身體狀況比原想的好多了。也幸好賽前聽教練的建議,將手錶設定平均配速,前幾公里經過市區大樓,雖然即時配速亂飄,但透過平均數據微調整體節奏,較不會被每公里的配速帶著走,反而能更專注在自己身上。過了7K,就在覺得還算順利的時候,腸胃突然不適.....


還好,很快找到廁所標示區,毫不猶豫地轉進。除了這一件意外的插曲,其他像偏硬且不平的路面,找不到適合跟跑的對象,都還算小事,大致的狀況都照著原訂計畫走,專心在呼吸與節奏上。眼看經過30K、35K、38K....肌肉漸痠雙腿卻是有力的,當下心裡也酸酸的,因為喜歡跑步,全然投入訓練,一年365天,從不覺得是付出或負擔,而現在往前的每一步,我深刻體驗到自己這段時間的改變。此刻,我相信我能辦到。


通過終點,時間3:24:37。



「就算一切都照原本預期走,也不見得跑得更好,絕大多數信心來自於成功,但你要記得,即便不順遂,也要保持熱忱與信心。」雖然跑得還算順利,但這次的突發事件,我也才了解自己不足的抗壓性。


每個人都會想追求突破,我當然也不例外,但對於想追求怎樣的目標,老實說,我現在沒有答案。以前總覺得自己怎麼離其他人那麼遠,現在則是好奇自己能走到什麼境界,它不是一個明確的數字,也不是一個頭銜身份。


「跑步,到了某個累積與境界後,會昇華成為一門藝術,你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驚艷,會更有興趣探索自己的極限,這個時候也不會太在意外界的聲音與數字成績,因為從每天的跑步紀錄,你會知道不需要證明什麼,你會肯定自己的能力。」


當看到教練分享的這段話,我知道那是我嚮往的方向。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