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用過就回不去了! Hyperice極效冰敷袋
養成正確觀念 防護勝於治療
每位運動員在不停追求極致表現的同時,也正承擔著極高運動傷害之風險,這是選手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肌肉組織沒有破壞就沒有修復!訓練沒有痛苦哪來的進步?在此時,運動防護的概念就顯得相當重要。在各種高強度訓練下,造成肌肉甚至關節的些微損傷不可避免,甚至是可預期的傷害。

冰敷,一個恢復重於訓練的概念(圖片來源:Hyperice粉絲團)
冰敷,是運動後最立即且重要的防護措施之一。進行冰敷時,當溫度下降至20度左右,微血管開始收縮,血液循環緩慢,降低肌肉韌帶張力,同時抑制組織的發炎血腫狀態,而肌肉的緊繃感也會漸漸減緩。持續當溫度降到10度左右,出現局部冰麻刺感,代表神經傳導系統開始些許阻斷作用,達到消炎鎮痛的效果。

(圖片來源:Hyperice粉絲團)
恢復比練習更重要 從冰敷做起
Recovery恢復對於選手來說,比Practice練習更重要。嚴格來說,Recovery是Training訓練中最關鍵的一環,嚴峻的練習後需要良好的恢復來建立強健的體能。

(圖片來源:Hyperice粉絲團)
運動後立即的冰敷就是達成恢復的第一步,常見運動員在練習後身上綁滿冰袋或浸泡在冰塊浴裡,相信試過的朋友都對那冰涼刺麻的感覺留下深刻印象!進行冰敷15分鐘後,肌肉立馬能感到明顯的放鬆,若有運動傷害部位也能立即止痛消炎。
一個行動恢復的概念
傳統冰敷方式,不管是將冰塊裝進塑膠袋,用繃帶綁在部位上或是浸入冰桶,不免俗的都會受限於不便因素。例如:
1. 繃帶固定致行動不便。2. 牢固度不佳且冰袋容易鬆脫。
3. 冰塊形狀造成冰敷表面積限制。
4. 冰桶礙於場地及取得便利性等問題。


行動和便利性是冰敷是否能徹底執行的關鍵(圖片來源:Hyperice粉絲團)
目前在NBA已有不少看板球星開始使用,小皇帝與閃電俠表示:「有了Hyperice一切都回不去了。」練習完還可以邊冰敷邊上twitter跟大家分享這個新玩具!


枯燥乏味的等待與行動自由的恢復,哪一種會比較吸引人呢(圖片來源:Hyperice粉絲團)
首先是釋壓冰敷袋,是由天然橡膠乳膠製成,有別於傳統偏布質冰敷袋,可低溫傳導迅速,但又不至過於單薄使體表感到難受的麻刺感。重點在於上蓋上的空氣釋放孔,一個簡單的按壓即能將袋內的空氣抽排而出,讓袋內的碎冰或人造冰更服貼於身體上,冰敷面積更廣舒適度更高。
Hyperice本體是由釋壓冰敷袋+壓縮固定帶組成,其實就是把冰敷袋裝在壓縮護具裡並綁上固定,非常簡單神奇!
舒適且寬廣的冰敷面積讓運動後的恢復更有效率(圖片來源:小王子)

防漏無滲水+完美貼合度的行動護具(圖片來源:小王子)
鐵人三項中,騎跑連續兩項都靠那雙腿在追逐,從關節到肌肉都得長時間承受高張力的負荷,因此訓練後的冰敷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要事。
就在長距離有氧跑或間歇跑後,來進行我的Hyperice處女秀!

(圖片來源:小王子)
1. 首先裝進2/3滿純碎冰進冰敷袋裡(純碎冰、純碎冰、純碎冰……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原廠建議不可混水裝入)或是2/3 Hyperice人造冰(人造冰可冷凍重覆使用,呈膠狀能提供更舒適柔軟的觸感,且不怕碎冰溶化過多而滲水)。

(圖片來源:小王子)
2. 將冰敷袋套進壓縮綁帶中,並牢固的綁在腿上(手上為通用款),採雙向三條固定帶設計,不管針對任何部位、任何角度從大腿到腳踝都能緊密的貼合固定上。
![]()
(圖片來源:小王子)

(圖片來源:小王子)
3. 確實將Hyperice固定在部位後,排氣孔朝上輕輕按幾下釋放鈕,將袋內的空氣排出,此時明顯感受到冰敷袋舒適的密合度。

(圖片來源:小王子)
4. 原廠建議冰敷時間約10–15分鐘,其中每5分鐘即可再次按下釋放鈕,抽出空氣保持冰敷袋的真空。

(圖片來源:小王子)
裝上Hyperice,倒杯飲料補給,順便將剛完成練習的數據上傳雲端,科技來自於人性,再也不用練習後綁俗俗的塑膠冰塊袋坐在那枯等,講求效率的選手絕對不能錯如此方便的裝備。

現正恢復中,是否也和運動場上的我一樣帥氣呢(圖片來源:小王子)
當然手上這款為通用款Hyperice,適用的範圍相當廣泛不只於膝蓋關節,用於手腕、手肘以及腳踝處也是不錯的選擇,對於羽球或網球等球類選手都是相當貼心的裝備。


可以用在手腕和手肘(圖片來源:小王子)

也可以完整包覆腳踝(圖片來源:小王子)
運動已蔚為一股風潮,裝備上的選擇除了帥就是炫,先求帥再求快是有道理的。穿上酷炫裝備,心情自然好,自然運動表現也不會太差!

保持愉悅的好心情,發揮更極致的運動表現(圖片來源:小王子)
*跑步產品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確定要檢舉這則留言嗎?
取消 檢舉檢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