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故我在--波士頓B.A.A.半馬破PB!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5/10/15 2,311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常聽人說路跑會上癮,我從今年夏天開始跑了好幾場10K比賽,都還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真的;但自從兩個禮拜前進入初半馬的領域後,就成天只想跑更多更多的半馬。既然在波士頓待了這麼多年,都快變成半條地頭蛇了,當然要跑一場波士頓市內的半馬!最著名的兩場當屬每年五月為紀念因公殉職警員而跑的Run To Remember,以及每年十月波士頓體育協會主辦的B.A.A. Half Marathon,兩者人氣不分軒輊,但一般如果提到「波士頓半馬」,通常是指後者,往往吸引許多美國各地與國際好手參與。今年的B.A.A.半馬在10/11,與芝加哥馬拉松同日,不少美東的選手也會利用B.A.A.半馬備戰三週後的紐約馬拉松。

路線方面這兩場超人氣波士頓半馬則是天壤之別:Run To Remember從南波士頓港灣經過市區,再沿著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河濱公園跑,整體相當平坦。B.A.A.半馬沿著波士頓的翡翠項鍊(Emerald Necklace)公園帶,景色也相當優美,但坡度起伏就多了,而且是先下後上,難度高出不少!

B.A.A.半馬地圖與地形圖(以GPS Visualizer繪製)
B.A.A.半馬地圖與地形圖(以GPS Visualizer繪製)

早有耳聞台灣路跑與馬拉松報名經常秒殺,這點在美國倒是感受不太到,畢竟雖然美國路跑也相當風行,但感覺市場供需滿平衡的,而且地域性很高,小型賽事參賽者多為當地跑者,為了路跑征戰各地的人比較少見,因此鮮少需要搶破頭來參加。不過這也是有少數例外的,看看波士頓馬拉松就知道了,儘管參賽門檻非常嚴格,但每年依然吸引數萬人報名,剛好達標還不能跑呢!既然B.A.A.半馬和波馬同樣由波士頓體育協會舉辦,口碑有保證,又是波士頓兩大半馬之一,我從今年夏天開始就很想跑這場當初半馬來朝聖了。於是在報名開放當天一大早,就預先把個人資料在「記事本」打好,看準GPS對時的運動手錶,早上10點整一到馬上開搶!利用複製貼上,兩分鐘內順利報名完畢,後來聽人說名額十幾分鐘就搶光了!雖然還不到秒殺的程度,但這也榮登我報名最刺激的一場路跑~雖然後來臨時塞進另一場半馬,讓B.A.A.變成我的第二場半馬,卻絲毫不減我的期待。

B.A.A.半馬距離我的初半馬只有兩週,比我先前每場10K路跑的間隔三週還短,我收到郵寄來的比賽指南跟號碼布後才發現這件事...XD 但我在曼徹斯特初半馬後休息3天就完全恢復了,還能跑得比以往還快,因此完全不擔心表現受到影響,就當作以賽養賽。就算扣掉賽前賽後各三天休息,也還有8天左右可以訓練。初半馬把鞋子跑破之後,立刻買了一雙新鞋--Newton Gravity IV,是波士頓馬拉松跑鞋的店員看到我的扁平足,以及前足著地跑姿之後推薦我的。這是牛頓鞋的頂級鞋款,175大洋好貴啊,但看到鞋底超厚的前腳掌保護就覺得安心,加上初半馬就破兩小時太興奮了,一心只想買雙好鞋犒賞一下自己啊~9/30第一次穿新鞋去團跑,就感覺很合腳,還跑得比平常練跑快一大截,完全沒有適應期,看來牛頓鞋應該找我去代言?(誤)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鞋換舊鞋~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鞋換舊鞋~

由於初半馬在17K的爬坡之後大爆炸,後面都在硬撐才力保兩個小時,這短短幾天的準備時間內就決定多跑坡。我家距離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附近傳說中的波馬「心碎坡」(Heartbreak Hill)不遠,除了心碎坡之外附近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山坡可以練習,從緩坡到將近20%的陡坡都有。這兩週總共跑了33K,包括一半的上下坡與一半平路,跑到後來坡道的均速可以拉到與以往跑平路差不多了。訓練以賽前四天的8K輕鬆跑作結,對自己身體感覺很好,B.A.A.半馬很有信心不會跑到崩潰。波馬菁英好友Chris也要跑,他跟我說這路線難跑,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要破個人紀錄。我的計畫跟上次一樣:前11K配一個小時,後面憑身體感覺順順跑。因為前面以下坡為主,11K/1hr的強度應該比初半馬的強度低,這樣可以確保後面有更多體力來應付上坡。至於PB與否就順其自然吧,目標還是兩個小時內完賽。

小比賽我可能隨便穿,只要裙子有穿到就好,可是像我這麼愛打扮的人,又是B.A.A.這種大比賽,當然要特地準備服裝~T-shirt是從Gone For A Run網站上訂購,這家網路商店專賣各種與跑步有關的衣服與周邊,還有特別設計的號碼布夾跟獎牌掛勾座。我買的是前面Believe(相信)字樣巧妙與13.1結合成13.e1ieve(半馬是13.1英里,在美國跑界說13.1跟在台灣說21K是一樣的)、後面可以自訂文字,我寫的是I run, therefore I am(我跑故我在)。裙子也是新買的,舊的裙子就那麼幾件早就穿膩了,想試試看別的品牌,就找到Skirt Sports這家。品牌的理念是女生跑步也可以兼顧舒適跟漂亮,不僅有最常見內搭緊身短褲的裙子,也有內搭緊身七分褲跟長褲的款式,所以冬天也可以開心穿裙子跑步!我買的當然是最短的款式Lioness,才會顯腿長囉~內層短褲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開口袋,也有可讓耳機線穿過的小洞,外層正後面也有一個拉鍊口袋,三個口袋都足夠放手機或小錢包,不像Lululemon的裙子口袋中看不中用。倒是T-shirt實在有點大件,又寬鬆又遮掉了裙子的上半部,明明就已經是S號了...只能說美國人的體型跟我們實在不同一個等級XD

2015-10-09 15.19.012015-10-13 14.53.57-1

比賽前一天是雙十國慶日,早上騎腳踏車進市區中國城跟合唱團的朋友參加國慶遊行,當作賽前的最後暖身。下午跟閨蜜Kate約會,先前讓她知道我要跑B.A.A.半馬時,她就覺得很興奮想看我跑,因此報名當比賽義工,可是直到比賽前一天還沒收到通知說要在哪個地點幫忙,只知道早上6:15就要報到...後來我用手機地圖幫她找到了會場地址,才讓她安心一點。我們兩人說好晚上九點睡,明天五點起床,要互相叫醒一聲,畢竟我們都不想睡過頭錯過這麼盛大的比賽啊!晚上在床上不想比賽,只想著Kate會幫我加油,一覺到五點準時起床。

比賽在10/11週日的早上8點整起跑,我照慣例在三個小時前開始吃早餐,並用先前在B.A.A.10K賽取得的波士頓馬拉松大塑膠袋把物資整理好。由於清晨氣溫只有9度,把比賽預計穿著的短袖跟裙子穿好、擦上防曬油之後,又加上了毛帽、外套、手套與腿套(leg warmers),打算賽前再把這些保暖衣物塞進波馬袋中拿去寄物。一邊準備心裡就一邊拔河起來:我到底要早一點去比賽會場,免得寄物跟上廁所的隊伍排太長,還是晚點去身體比較不會凍僵呢?一邊想時間就一點一滴過去了,等到決定出發已經六點多。從我的住處到會場搭公車地鐵很不方便、要轉車多次,雖然比較便宜,但就算早班出發,最早能抵達的時間也是七點左右。我實在不太信任波士頓大眾運輸的準點率,不想冒著誤點錯過比賽的風險。Uber加價三倍、Lyft比較便宜但要等二三十分鐘...後來只好搭Uber眼睜睜看著37塊美金從錢包裡飛走,比賽要緊啊!

因為B.A.A.半馬會場離波士頓市區有一段距離,又沒有大眾運輸直接抵達,因此B.A.A.設有接駁車,這點跟波士頓馬拉松有點類似。不同的是接駁車不統一從市區出發,而有從波士頓展覽館、地鐵紅線JFK/UMass站、以及地鐵橘線Forest Hills站出發三條路線。我選擇搭Uber到離我家和會場都最近的Forest Hills,出門時還是晚上,在車上天色才慢慢亮起來;路上也看到工作人員正在路邊豎立Mile 8的里程牌,慶幸自己來得夠早,因為應該不久就要封路了。一下車就看到兩個別著號碼布的女生,似乎跟我一樣在找接駁車。穿過地鐵站看到大排長龍的校車,就知道準沒錯了,畢竟先前看過別人的波馬心得文,也是用校車來接駁。我向工作人員出示號碼布上車,五分鐘就抵達位於富蘭克林公園(Franklin Park)的會場。這時才6:50,太陽都還沒出來呢!

2015-10-11 06.56.02

會場的指標相當清楚,但其實用不著指標,只要跟著人群走就對了。一進入會場的大草坪,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連綿不絕、幾乎看不到盡頭的流動廁所...這時還沒早上七點,因此人潮頗為稀疏;等到起跑前20分鐘,這麼多的廁所也不敷使用啦,每間前面都是大排長龍。我出門前才解放過,所以沒有排廁所的壓力。

2015-10-11 06.56.15

接著去拿紀念T-shirt,今年波士頓半馬的T-shirt是鐵灰色的,而且前面的標誌超小。後面則是波士頓半馬贊助商--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以及為研究所募款的The Jimmy Fund。感覺波士頓半馬的紀念T-shirt一年比一年難看,還是比較喜歡前幾年正前方超大隻獨角獸的設計,尤其是2011年的。前幾年的號碼布也比較好看...

2015-10-11 07.00.03

2015-10-12 19.39.53-12015-10-12 19.40.51-1

拿了T-shirt就決定連同禦寒衣物一起丟進波馬袋,拿去寄物處寄掉了;因為儘管氣溫很低,大概是賽前興奮的關係,身體倒是不太感覺冷。也在寄物前打電話給Kate問她在哪裡,她說在接駁車上,還不知道要去哪裡當義工...好吧。B.A.A.給參賽選手的資訊這麼詳盡,結果給義工的資訊這麼少,實在讓我有點意外。(攤手)

過幾分鐘後才發現我忘了賽前補水,水壺已經在寄物處了,今天早餐也吃得有點少。幸好大會在賽前就提供了水和食物,就拿了一小條能量棒與一杯水,吃喝完才安心往起點移動。

2015-10-11 07.00.522015-10-11 07.09.052015-10-11 07.13.30

與先前的B.A.A.10K一樣,起點處設有分組起跑,大家依據預期的速度自行前往適當的地點預備。於是我到9:00/mile處就定位,隨著大會播放的音樂跳舞暖身。出發前5分鐘把TomTom Cardio運動錶開啟跑步模式預備,發現我的靜止心率竟然只有42,又跑跳了一下也才到60出頭而已!我幾個月前測的是50-52,今天的靜止心率代表我的身體狀況絕佳,這場半馬跑起來應該會很舒服!

轉眼間就唱國歌然後鳴槍起跑了,首先是輪椅組,五分鐘後跑步組開跑,一組一組往前進,從一開始用走的到接近起點拱門慢慢跑起來,完全沒在緊張。由於道路相當寬敞,儘管參賽人數高達六千多人,但起跑後幾乎不因人群影響而減速,放眼所及都是跟我速度差不多的人整整齊齊一起向前跑。不久就看到路邊加油民眾的看板:Worst parade ever! (最糟糕的大遊行) --以某種角度而言這的確滿像大遊行的,只是速度比較快。

前面果然如路線圖所示,一直下坡下坡下坡,跑起來很爽快,但想到等一下還要爬回來,加上這才是比賽的剛開始而已,不能跑太快啊!心裡這樣想但是腳不聽,第一K只花了5:04。原本看心率都在zone 1,以為應該沒有跑得太拚命,結果過了一公里馬上直接炸到zone 5...第二公里還是下坡,一邊想著放慢一點免得體力消耗太快,一邊想著前面多追一點時間後面比較沒壓力,放慢到5:19。才跑了三四公里就有一陣尿意隱隱來襲,不知有沒有辦法撐到終點之後再解放,於是決定維持稍快的配速,然後看到水站一律視而不見。不久後尿意就消失了,可是我前10公里都在想這件事:我跑這麼快幹嘛啦!根本不需要跑這麼快啊!

B.A.A.的比賽設施相當優良,這點在六月跑B.A.A. 10K時就有經驗了,不僅每英里都有大大的里程標誌以及碼表,每隔2英里都有水站提供水和開特力運動飲料。水站左右兩邊都有長長一列六七個志工雙手拿水,完全不必擔心拿不到水跟飲料,而且幾乎每個水站旁邊都有廁所。我使用第一英里的碼表和運動手錶對時,知道個人時間與大會時間差3分鐘左右,而之後每一英里都維持比英里數的9倍快兩分鐘,所以假如沒有意外的話保持這個速度,就能穩穩跑進兩個小時。

第五公里經過了翡翠項鍊中最大的湖--牙買加池(Jamaica Pond),但跑的是離湖岸有段距離的大馬路,而不是湖畔的人行小徑,所以只能遠觀,但依稀記得折返後會跑到湖的另一邊,希望那邊風景會比較漂亮。過了6K不久跑上陸橋,終於開始有微微上坡,遠遠看見領先的菁英跑者已經從對向車道飛快衝上陸橋回程了,然後對面的跑者越來越多,想必快到7.7K的第一折返點了吧!這時也看到好友Chelsea幫我加油。沿路的民眾雖然不算連綿不絕,畢竟路線許多地方是沒有人行道空間的,但有空間的地方都有不少帶著看板的加油人群。幾個印象較深的看板標語包括了:You run better than the government! 以及 Run like Kanye's going to give your medal to Beyoncé!

7.7K折返點位於醫學院密集的長木區(Longwood),離波士頓紅襪的芬威球場只有三條街的距離了,也是全程海拔最低的地方,因此回程就上坡為主。不久經過mile 5檢錄點,大會碼表47分鐘,表示前面配速完全在計畫之中,但也發現B.A.A.半馬的里程牌似乎都比我的GPS手錶記錄長一些。同樣的加油人群又再看了一次,只是這次左邊換成右邊。跑上剛剛看到領先選手折返的陸橋,在陸橋上居高臨下看到長長人龍往三個不同方向跑--下橋後一個急右轉左轉之字形,從翡翠項鍊的右岸繞到左岸。這裡已經快到10K了,依然像一場大遊行一樣,儘管不像剛開跑的擁擠,但前面、後面、旁邊,依然滿滿都是人,看不到盡頭。快到10K時旁邊的跑者開始跟我聊天:

跑者A:「快要跑完一半了,你感覺怎麼樣?」
我:「跑太快了,差點跑出10K的個人紀錄,超糟糕的啊,下半場恐怕會很辛苦...」

10K的補給站除了水和運動飲料,還有Clif Bar能量棒!但我不習慣邊跑步邊吃東西,就直接跳過,只顧著看手錶計算時間:10K才花了53分半,果然跑太快了啊,我的個人紀錄也才52:51而已,但一邊馬上安慰自己這10K絕大部分都是下坡或平路。雙腳跟心肺感覺也相當良好,固然比起跑時疲勞一點點,但應該至少再跑5-6K都可以維持配速沒問題。相比右岸的康莊大道,左岸的道路比較小,但沿途樹蔭茂密,又離湖邊更近,風景更為清幽。先前在大馬路上千人大遊行的緊張與興奮感也減低不少,但這對我應該是好事,因為後半場體力不如前半場,不能想衝就衝這麼隨興了,配速要穩啊!

第11K是回程三段爬坡的第一段,感覺順順就爬上去了,這一公里配速自然掉到5:45,但很清楚這純粹是上坡的關係。而且前面已經跑了這麼快,後面就算平均跑到5:55都可以進兩小時。11公里跑完才59分鐘多,不僅符合賽前的配速計畫,而且感覺遠不及初半馬的疲勞。第12K環抱著牙買加池的左岸,個人認為是全程風景的精華所在(Google街景圖1街景圖2街景圖3),我在波士頓待這麼久了,也聽過翡翠項鍊,怎麼以前都沒來過呢?等過一陣子楓紅了一定要再回來這邊騎車跑步。

過了12K回到先前跑過的大馬路,一轉彎就看到私人補給一家大小在路邊加油,小孩拿著Reese's給選手們吃。右邊就是阿諾德植物園(Arnold Arboretum),半馬的路線只從植物園外面繞過,乍看之下像是一片很普通的樹林,實際上裡面有池塘、山丘、沼澤、森林...等等各種景觀(我前年春暖花開時進去拍照過),其實是個非常適合周末遠足踏青野餐的地方。不久心跳突然從180掉到100-120,但身體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以前這種情況也偶爾會出現,有時候是跑步時,有時候是跳有氧舞蹈時。可是我一直不知道這代表了什麼意思。只能說我真的摸不透自己的心跳啊><

13.5K爬上Forest Hills地鐵站旁邊的陸橋,連同後面進入高爾夫球場的一小段路,是回程三段上坡的第二段。跑上陸橋時依然沒有吃力的感覺,表示今天的身體狀況跟配速真的都不錯。一邊上坡又跟前面跑者聊天:

跑者B:「我半馬最快就跑1:55,今天應該差不多。你的目標是多少?」
我:「1:56-1:58吧,加減幾分鐘。」
跑者B:「以我們現在的進度沒問題吧!」
我:「大概吧,只希望後面不要撞牆就好...」

知道後面還會繼續上坡,儘管不太口渴,依然在mile 9的水站拿了開特力跟水各一杯喝掉。緩緩上坡跑進了富蘭克林公園的William Devine高爾夫球場外環道,又是風景優美的一段啊!可是路幅只有不到兩線道寬,又因為要原路折返出來隔成了左右兩邊,人群稍擁擠的地方少數內側的跑者會跑到中間交通錐的另一邊。而且路面似乎疏於養護,破破爛爛的,跑時要稍微注意,也因此稍微減速。16K的折返點過後緊接著是mile 10的第二檢錄點,大會碼表1:31,配速正常!也跟自己大聲喊話:「比賽現在才開始!」--聽過許多人說,半馬其實是一場10邁的熱身加上5K的比賽;雖然實際上沒這麼誇張,但也強調了配速的重要,以及後面的5K往往跟前面的16K一樣難跑的事實。

從高爾夫球場出來的這一段,大概從16.5K開始,感覺碰到一道小小小小牆,跑起來比前面辛苦點。心裡不斷默念「Pace, girl!」(配速吧,女孩!),並告訴自己腳步要穩,步頻要維持住,身體要挺直。跑到18K之後,接近完賽的喜悅開始把身體累積的疲勞掩蓋,感覺又輕鬆了起來。過了18K馬上開始上坡,這是三段爬坡的最後、最陡的一段,賽前做功課時也列入全程最容易崩潰、驗收訓練成果的重點路段。果然看到身邊不少人明顯減速或開始步兵,但我反而覺得沒什麼,把步頻維持住180,多注意前腳掌著地,稍微撐一下就跑上坡頂了,心率反而開始下降,而且海放了一大群人。我賽前狂跑心碎坡,就是要在這邊讓其他人心碎的啊哇哈哈哈哈~

過了這個爬坡之後,直到終點就幾乎是平地了,再喝一口水,準備最後的2.5公里,路線會穿過動物園。這時我已經很確定PB是囊中之物,身體也開始進入出神狀態:穿過了動物園拱門,心想「哇!進動物園了耶!應該快到了~」,但賽後朋友問我看到什麼動物,我說我什麼動物都沒看到。唯一注意到的是一塊寫著「今日遊園車不開」的牌子,以及我比了半天動作、但攝影師似乎對焦困難沒拍到我的攝影區。可惜啊,攝影師在動物園拍了超多照片,而且我接近攝影區時感覺前面一段距離沒什麼人,可是竟然沒拍到我... :(

轉眼就穿過整個動物園,左轉回到長長的起點排隊區,也開始慢慢加速準備最後衝刺。懷特體育場(White Stadium)近在眼前,跑進體育場再跑半圈跑道就到終點了!進體育場之前聽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幫我加油,但我這時完全無暇注意了(後來在臉書上才知道是Carrie在叫我),因為身體呈現自動駕駛模式,是腳自己要跑的,連體育場門口大大的「mile 13」都沒注意到。在體育館觀眾席稀疏的觀眾見證下衝過終點(冠軍回來時觀眾應該最多),拱門上的碼表顯示1:59:xx,表示我完賽時間大約1:56:xx,不論秒數多少都確定破PB大約兩分鐘!過了終點後感覺良好,還可以慢慢減速,比起初半馬跑完立刻東倒西歪、肌肉緊繃好得多。GPS記錄的距離是21.4K,比半馬多了0.3K,這點先前用地圖網站自行畫路線時就注意到了,但還在可接受的誤差範圍。如果跟初半馬GPS記錄到的20.9K都是準確的,我其實破了PB五分鐘吧!

終點線後不遠會頒發兩面獎牌:第一面是只要跑完都有的B.A.A.半馬完賽獎牌,設計樣式跟先前的B.A.A. 10K獎牌相同,只是配色不同而且尺寸較大。第二面只有報名B.A.A. Distance Medley,也就是四月的5K、六月的10K、以及今天的半馬全部跑完才有的獎牌,他們的號碼布整面是黃色底色,單跑半馬的是白底。今年Distance Medley的獎牌特別大塊,是把5K、10K跟半馬三面獎牌連在一起的形狀。我開始有跑步習慣時,B.A.A. 5K早就比完了,今年就這樣錯過最簡單的一場實在很可惜,明年這三個距離對我都會像喝水一樣簡單,到時候一定要記得把這個滿貫拿到!

B.A.A. 10K以及半馬完賽獎牌
B.A.A. 10K以及半馬完賽獎牌

官方正式紀錄

  • 大會時間:1:59:53
  • 個人時間:1:56:41 (破PB兩分鐘整!)
  • 總排名:2310/6393
  • 5英里時間:0:44:10
  • 10英里時間:1:28:46

個人GPS手錶紀錄

  • 距離:21.39 km (13.29 mi)
  • 時間:1:56:47
  • 平均步速:5:27/km (8:47/mi)
  • 步數:22213步
  • 平均步幅:96.3 cm
  • 平均步頻:190
  • 平均心率:174 (zone 1-5 = 11%:1%:27%:57%:4%)
  • 最高心率:199
  • 每公里配速:5:04 | 5:19 | 5:34 | 5:29 | 5:19 | 5:09 | 5:23 | 5:35 | 5:23 | 5:20 | 5:45 | 5:34 | 5:22 | 5:31 | 5:44 | 5:40 | 5:37 | 5:18 | 5:42 | 5:41 | 5:26 | 4:43
  • 每英里配速:8:12 | 8:58 | 8:44 | 8:20 | 8:45 | 8:41 | 9:01 | 8:46 | 9:02 | 9:03 | 8:48 | 9:03 | 8:58 | 7:52

我用Strava來整理所有的跑步記錄,Strava看配速時有個「GAP」(Grade Adjusted Pace),亦即坡度調整配速,是把GPS路線套上地形資料後以經驗公式算出相當於平地的配速。以GAP來看,我的配速其實滿穩的,除了最後衝刺之外,都在8:33-8:49/mile之間。


從體育場出口到飲食區中間的一個小廣場,設有好幾面經典的B.A.A.藍色攝影牆,讓完賽跑者拍照留念。許多人帶著手機跑步,所以可以拿手機請官方攝影師幫忙拍照,但我跑比賽一向都是雙手空空,只能讓攝影師拍官方照片,事後再花錢買了...官方照片要等到11月才會補上,因為最近花在路跑相關的錢太多,荷包扁了,十月下旬要吃土了><

在飲食區拿了礦泉水、香蕉、洋芋片、麻州特產Craisins蔓越莓乾,原本還要拿漢堡的,但我剛跑完不會馬上有食慾吃飽足感這麼高的東西,所以就直接跳過漢堡攤前長長的隊伍往外面廣場走。工作人員高喊著:「出了終點的飲食區之後就回不來了!」但我還是拍拍屁股直接走出去,因為中午一定會跟Kate一起去吃午餐的~ :) 趕快去寄物處拿回我的波馬袋,因為氣溫才16度,我穿的是短袖短裙,又沒有跑得特別辛苦,跑完身體馬上就冷了,必須趕緊穿上毛衣、帽子跟腿套。

休息幾分鐘後傳簡訊給Kate報喜。

我:「Kate我跑完了!1:56個人紀錄!<3」
Kate:「恭喜!我等一下就回去體育場那邊:)」
我:「我在寄物處的標誌旁邊等你」

等待的時間又碰到幾個跑團好友,跟他們聊天拍照。Kelly比我快一點但比我晚好幾分鐘出發,說看裙子就知道是我了,在我後面跟了好幾公里才超越我,她稱讚我配速超穩,是一隻好兔子。果然人體定速裝置不是浪得虛名XD

1655909_10207064005651024_4335164830465878127_n
我在中間好鶴立雞群又顯腿長啊XDD

等了半個小時才看到Kate,她一看到我就說她在mile 7,比賽全程都沒看到我!讓她有點擔心,怕我出了什麼狀況...幸好她用簡訊追蹤我的進度,收到我跑完的訊息才知道我沒事。我說我也沒看到她,大概是旁邊太多人了吧。然後她幫忙的就只是負責加油而已XD 又打了通電話給Chris,不出所料他早就離開會場了,但也得到他打破PB的好消息。所以午餐就只有我倆了,Kate問我要吃什麼,我說湯麵類吧,畢竟跑完又餓又渴。趕上最後幾班接駁車回Forest Hills,搭橘線地鐵直達中國城,打算去吃越南粉。車上人擠人,其中一大半是剛跑完B.A.A.半馬的跑者以及親朋好友。

Kate:「又跑完一場半馬,你感覺怎麼樣呢?」
我:「很爽啊,順順跑就跑完了,後面也沒覺得特別崩潰,就慢慢越來越疲勞而已。」
Kate:「這樣很強耶,這不是你的第二場半馬而已。」
我:「不知道耶,大概天氣冷比較好跑吧。加上跑的時候一直在想我為什麼而跑,給自己信心。」
Kate:「那你為了什麼而跑?」
我:「為了我自己、為了我的健康。也為了你啊Kate!」
Kate:(嬌羞狀)
我:「...也為了波士頓(馬拉松)而跑。」

我:「那你當志工的感覺如何呢?」
Kate:「外面好冷...」
我:「的確,跑步身體產熱沒感覺,但可以想像路邊加油的人很冷。我的帽子給你戴吧~」

聊著聊著就到了中國城,我們一起吃午餐慶祝,順便請店員幫我們合照,因為吃飽回家以後獎牌跟號碼布就要拿下來了~

Kate的雞肉河粉(她每次都吃這個XD)
Kate的雞肉河粉(她每次都吃這個XD)
我的素食酸湯河粉
我的素食酸湯河粉
一起吃春捲,明明跑步的人是我,結果Kate比我還餓,我還來不及拍照就吃掉半條...
一起吃春捲,明明跑步的人是我,結果Kate比我還餓,我還來不及拍照就吃掉半條...
與Kate合照!!
與Kate合照!!

Kate好勝心很強,每次看到朋友去跑什麼路跑,她也會去跑個幾公里才滿足,說她今天下午要自己去跑步了。我知道她已經跑過單次八九英里都沒問題,但目前只跑過5K比賽而已,就問她為何不去跑個半馬試試看,半馬很好玩的啊!她說「我也覺得我可以跑半馬了,但每次跑比賽肚子都會痛,所以不太想跑...」每次問她都是同樣這個回答,這應該是太緊張了啦,連我這個有腸躁症的人,跑了7場比賽,肚子都從來沒出過事情了。我在B.A.A.半馬前禮拜三的跑團時間第一次帶她跑,當作我的賽前輕鬆跑、順便教她如何跑快的秘訣。剛開始一直被她肘擊,我就說擺臂要盡量前後擺,左右擺動幅度太大只是浪費體力。接下來就是盡量把步頻加快,以180為目標,像我們這麼高的人(我174cm,Kate 175cm)只要步頻夠高就能跑很快了。如果覺得累,擺臂擺起來就會讓腳也有精神。很快她就能從平常的10 min/mile加速到9 min/mile,雖然只維持了十分鐘就又慢下來。她跟我說這兩點秘訣很有用,我希望這能給她更多信心跑步,也很開心進步到可以跟好友切磋跑技的程度了,下一步就是拉她進10K、半馬、跟全馬的路跑火坑了XD

晚上又跟Kate以及Chris、Samantha和幾個跑團好友,再吃一餐慶功,這次吃的是泰國菜。因為公車在路上塞車,我比約定時間晚了十分鐘到,結果Chris說女子冠軍Mary Wacera (1:10:21)也來吃這家餐廳,她人很好喔,可是剛剛才離開...所以我跟世界高手擦身而過了。今年B.A.A.半馬男子冠軍是Daniel Salel (1:00:56),兩人都是今年六月B.A.A. 10K的冠軍。B.A.A.半馬因為坡度的關係的確難跑,世界紀錄早在1993年就破一個小時了,但B.A.A.一直差那麼一點點!至於Chris的完賽時間是1:14:15,男總排第十,果然這些人都跟我完全不同等級啊,我短期內能練到1:40內就偷笑了...唯一慶幸的是我至少比他們的一半快一點XD

Chris說跑了一兩公里口袋裡的GU能量膠就噴掉了,還要回頭去撿,這樣都還能破PB。他不喜歡有拉鍊的口袋,所以我們就幫他想其他點子:

「或許你需要的是更緊更小的口袋」
「一個口袋塞兩條不就不會掉了」
「乾脆混進水裡調開,要吃的時候直接喝」
「你是國手了耶,應該會有運動服廠商願意為你量身訂做不會噴裝備的運動褲」
「我跑馬拉松都只喝水,你何不練習比賽時不吃GU,從根本去解決問題最好了」

--聽到最後這位仁兄正經八百的提供這個治本的建議,讓大家噗哧笑出來,我說:嘿呀,我今天早上也只喝了兩口水、一口開特力,就破PB了耶。可是或許以國手級的跑步強度,真的需要補充食物才有辦法保持個人最佳狀況吧?

晚餐吃飽後站起來要走路,突然發現雙腿有點鐵,走起路來不太舒服,這應該是延遲性痠痛吧,但竟然傍晚就來,表示我身體並沒有過度操勞。果然睡一覺起來完全沒鐵腿了,只是膝蓋上方10公分左右的大腿肌還在痠痛,3天恢復完成,跟初半馬差不多。ITB沒事,足弓沒事,腳踝也沒事。第三場半馬已經報名,是在三週後11/1的地方賽事Stache Halfe。冬天應該會再多跑幾場。半年以前完全不可能想到,現在竟然過著用路跑數日子的生活了,果然是上癮了啊,而且明年想跑全馬了啊!


週三的跑團上碰到不少周末剛跑了芝加哥馬、B.A.A.半馬、以及Tufts女子10K的跑友,其中還有週日跑完半馬、週一再跑10K的。我雖然現在跑10K像喝水,可是叫我半馬隔天跑恐怕沒辦法,要不然實在很想一併拿下來的~然後Chris說他認識今年冠軍、破大會紀錄(31:21)的Molly Huddle。果然菁英跑者似乎很容易互相認識,在波士頓跑久了,就會跟馬拉松好手們減少好幾度分隔!大家很快就聊開了,Samantha說她很佩服我一個禮拜跑不到30K,竟然也可以跑半馬。一個阿伯跟我說他看到我的臉書照片,我贏了他兩分鐘。另一位大叔跑過好幾屆的B.A.A.半馬,聽說我破了PB。

大叔:「你這種路線都能破PB的話(同時用手比出高低起伏狀),很快就能拿到下一個PB了!」
我:「對啊,我三個禮拜後就要再跑一場很平的半馬!」

跑團領隊也在開跑前恭喜所有周末完賽的跑友,尤其是拿到半馬總排第十名、B.A.A. Distance Medley第三名的Chris。不知是否受到芝加哥馬或B.A.A.半馬的激勵,這天參加跑團的人特別多,我也認識幾個新朋友。開跑時原本打算跟幾位新朋友一起跑,但跑了一英里之後感覺良好就自己加速到5:15/K飛走了,9K兩三下就跑完還沒流汗。回來又聊了一陣--

跑友C:「你上週末的半馬跑得怎麼樣?」
我:「很好啊,PB耶。我跑1:56。」
跑友C:「1:26?」
我:「哪有那麼快,是1:56啦。」
跑友C:「怎麼可能,你剛剛跑超快的,一溜煙就不見人影了...」
我:「我剛剛跑10K配速啊,只比半馬快一點,這速度跑起半馬來就差不多是1:5X啊。據我個人經驗,比你快的人,不管快多少,你都會覺得差不多快。你是男生耶,身材又好,隨便練一練都能跑得比我快。」

深深感覺到路跑比賽拉近了跑友之間的距離,雖然比賽當下還是自己跑自己的,但賽前賽後的心得分享往往才是最值得回味的地方~


個人對B.A.A.半馬相當滿意,不論是大會方面還是個人方面,也體會到跑步真是個誠實的運動,訓練程度往往直接反映在成績上:初半馬前兩週因為腳受傷幾乎沒跑到,果然下場就是跑到17K後耐力不足大降速了,幸好還是保住兩個小時。後來針對自己的弱點加以訓練,很快就收到效果,在更難跑的第二場半馬,不僅跑起來更輕鬆,還破了PB兩分鐘。當然比賽的成績也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我也不敢講B.A.A.半馬會破PB,除了訓練有成之外,有幾分是因為天氣涼爽、飲食習慣、新鞋更合腳、穿新衣新裙的興奮、抑或是賽前剪了妹妹頭的影響。XD 這大概正是跑步會讓人欲罷不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 2015/9/27 Half Marathon-by-the-Sea 1:58:41 (177/432) PB
  • 2015/10/11 B.A.A. Half Marathon 1:56:41 (2310/6393) PB
  • 2015/11/1 Stache Halfe ???

至於對大會的評價上,與其用講的,不如直接給星星吧:

B.A.A. Half Marathon
風景★★★★★ (沿著波士頓翡翠項鍊公園帶)
名氣★★★★★ (波士頓兩大半馬,世界高手參與)
路線★★★★☆ (動線順暢沒有過多轉彎與交叉路口,高爾夫球場內路稍爛)
設施★★★★★ (B.A.A.不解釋!)
飲食★★★★☆ (水站多,半程處有能量棒,起終點食物豐富。跟台灣路跑當然還是比不上...)
價格★★★☆☆ (美國半馬一般價)
獎牌★★★★☆ (不算特別,但好獨角獸不拿嗎?)
交通★★★★☆ (有點偏遠但有接駁車)
氣候★★★★☆ (波士頓十月天氣涼爽又不會冰天雪地,但有時難以預測)
公益★★★★★ (為癌症研究機構募款)
PB難度★★★☆☆ (坡道多、先下後上,但算不上山路或越野馬)
紀念衣★☆☆☆☆ (今年紀念衣超醜,希望明年會好看一點...)

整體評價★★★★☆ (不太值得特地飛到波士頓跑,但若剛好在留學遊學或去美東旅遊,值得排入行程跑一下)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