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者每天逾 3500 步延緩認知衰退 最愛走路國家是它

發表於 2020/06/21 4,853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2020-06-21 17:2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圖片來源:聯合本報資料照)


新研究發現,相較於每日步行少於 3500 步,平均 75 歲的台灣長者日步行 3500 到 6999 步,2 年後認知功能衰退比例少 43%、憂鬱比例少 16%;每日行走超過 7000 步,認知功能衰退比例減少 57%、憂鬱比例減少 29%。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教授古博文表示,台灣民眾日行步數在世界排名並不理想,建議成年人或老人每天至少走 4000 步,若能日行 7000 步以上更佳。

彰師大與台灣體大、台北市立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等團隊合作,分析 285 位平均 75 歲台灣老年人連續七天計步器資料,並追蹤他們兩年後的健康狀況,得到上述顯著結果,並且分別獲得兩份國際期刊的接受和刊登。

古博文表示,美國大型全國研究已發現每日步行 7500 步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另有日本和英國研究也看到每天步行約 7000 步以上,可降低死亡風險達五成到九成。這次台灣研究則進一步證實長者日行 3500 步以上,有助於延緩認知衰退、預防憂鬱,若能日行逾 7000 步效果更好。

古博文表示,其實最近美國大型研究已發現,成年人步行的健康效益與年長者類似,不過台灣民眾的整體生活型態,仍是偏向靜態,令人擔心。2017 年發表於權威期刊《Nature》的研究,以蘋果手機內建加速規資料,分析橫跨五大洲 111 國、高達 71 萬 7527 位 15 歲以上民眾超過一年的步數,結果發現,全世界步數最高為香港人(日行 6880 步),第二名為中國(6180 步)、第三名烏克蘭(6107 步),台灣排名第 26(5000 步),一般定義「靜態生活」就是小於每日 5000。

古博文表示,如果整天待在家裡或辦公室從事靜態工作,通常一天下來不會超過 3000 步;常需要走動的服務業,或每天通勤過程累計走路達 30 分鐘,才有可能走到 7500 以上。台灣民眾生活型態仍偏靜態,需要更努力養成規律的身體活動習慣,每日步數很容易取得,可以透過穿戴科技產品監測,很適合作為自我健康管理參考。

古博文提醒,以上研究所得建議是針對健康成年人,步數不一定要達到萬步,就有助保健,但若是有減重或血糖控制等其他需求者,需要另評估其目的及其所需運動量。另外,走得多比走得快重要,根據美國成人與老人的研究發現,不論是中高強度或輕度的步速,都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資料來源:udn 聯合新聞網


*健康新知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