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訓練,是一種跨出舒適圈的行動。

發表於 2016/06/14 17,690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訓練量有助你
看清過去的訓練重點

圖表3 ∙ 1 訓練,是一種跨出舒適圈的行動,但跨得太遠就會造成過度訓練或運動傷害。


訓練,是一種跨出舒適圈的行動。跑者們藉由跑步這種行為,離開舒服的沙發或溫暖的家,跨到「不舒服」的強度與環境中,藉由這樣的刺激,使身體適應,然後變強!


變強,有兩個階段,首先使身體能承受的刺激範圍加大;在這一階段不該進步太快,若太常跨到身體可以承受的刺激範圍之外,就很容易訓練過度、生病或受傷。所以一開始要小心謹慎地,稍微往舒適圈外跨「一點」就好,如此只要動用較少的意志力,所以比較容易持續,習慣才能養成。


圖表 3 ∙ 2 一開始的訓練刺激區會很小,代表你很容易不小心就跨太遠造成過度訓練,必須小心謹慎,
等訓練刺激區擴大後,舒適圈也會跟著擴大。


當習慣成形後,身體已經適應,可以承受的訓練刺激範圍也擴大了。接著,進入第二階段,舒適圈會開始擴大(圖中的綠色圈圈變大),過去每公里 6 分速就覺得不適,現在可能 5 分速還覺得舒服。


當舒適圈擴大後,不能一直待在裡面,要再朝更外面跨出去。雖然 5 分速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相當厲害了,但這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自己覺得舒服就是舒適圈,贏別人沒有意義(這也是耐力競賽運動最特殊的本質),要敢於跨出去挑戰新的刺激才能持續變強。跑者,是一再與想要安於舒適的自己對抗的鬥士。


所以真正的鬥士是不斷挑戰自己舒適圈邊界的跑者。不管別人的實力或外面環境如何變化,不要總是待在習慣與舒服的環境與強度裡,要不斷勇於挑戰不適,向前邁進。但要如何避免跨過界,導致過度訓練或運動傷害,則有賴鬥士的智慧。要做到這件事,首先要把「訓練量」定義出來。


大部分的跑者都會以「里程數」或「訓練時數」來當作訓練量的指標,但這樣會有問題,因為這週練跑 8 小時不見得比上週練跑 10 小時還輕鬆,因為如果這週有4 小時是在全力參加比賽的話,那本週的「分量」可就重得多了!


拿配速與里程數來比也會有一些問題,比如說奧運級的選手跟一般跑者在某次訓練都用每公里 5 分速跑了 21 公里,配速一樣,里程數也一樣,對奧運選手來說,這樣的訓練相當輕鬆,但對一般跑者的身體將帶來極大的負荷。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發現計算「訓練量」有兩個關鍵變數,不是距離,而是「訓練強度」與「訓練時間」。


資料來源:《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臉譜出版。





現在,運動筆記想將這本好書送給您!方法相當簡單,只要到粉絲團貼文底下回答問題,就取得抽獎資格。一個帳號限回答一次,不可重覆回答、答案也不得與其他網友雷同。我們將電腦隨機抽出5名跑友!

填答時間:即日起~2016年6月17日(五)中午12點止。

Q:你每週花多久時間訓練? 在練跑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方式去跨出舒適圈呢?

A:__________來這回答問題喔

贈品來源:臉譜出版,贈書將由出版社直接寄出,活動對象僅限台灣的跑友,海外跑友恕無法寄送贈書。運動筆記保留以上活動內容修改、終止之權利。


*跑步好書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