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隨筆] 臺灣馬拉松賽事的發展近況

發表於 2013/02/28 15,728 次點閱 2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儘管2012年臺灣經濟發展停滯,全臺灣加金門還是一共舉辦了四十九場馬拉松賽事,如果還加上超級馬拉松和較短距離的路跑賽,總數超過70場,換句話說,從9月到來年6月氣溫適合跑步的月份裡,每週末有超過兩場以上的路跑賽。以三萬六千方公里的面積和總人口兩千三百萬做比較基礎,臺灣恐怕是世界上馬拉松數密度最高的地方。在二十年前,1993年的臺灣一年路跑賽不超過十場,馬拉松賽一年只有一場到兩場而已。

1993年當時臺灣的路跑賽和馬拉松賽都由田徑協會舉辦,馬拉松賽的管制對臺北市交通衝擊很大,加上之後臺北市進入捷運建設的「交通黑暗期」,因此馬拉松賽移到高速公路上舉辦。1995年路跑協會成立,開始在各地舉辦馬拉松賽,第一場馬拉松賽在高雄,隨後移回臺北,接著臺灣中央部會層級的「體育委員會」成立,推展數年的陽光全民運動計畫,臺灣於是進入10公里短距離路跑賽高峰期,曾有一年三十場左右的紀錄,不過大多屬於「政策宣導」性質或者是「商品廣告」為目標的活動。

2008年左右,各地的愛跑的民眾自組的路跑社團開始自辦小型馬拉松賽,這些社團彼此串連與協助,於是馬拉松賽像遍地開花式的遍及全島各地,形成臺灣馬拉松賽的一個特色。於此同時,各地方政府單位體驗到路跑賽可以聚集人氣和進行城市行銷,加上民選地方首長最樂於見到大量民眾群聚,有助於提升個人知名度和爭取選票,於是委託路跑協會在各地城市舉辦大型城市國際性馬拉松賽,例如臺北馬拉松、台中馬拉松、台南古都馬拉松等。這幾年地方的路跑俱樂部人數茁壯,累積了籌辦馬拉松賽經驗,地方政府首長也著眼于這些地方團體的選票,於是開始編列預算給他們自辦參賽人數約5,000人左右的中型馬拉松賽。

相較於中國馬拉松賽大多數是官方舉辦的,俱樂部自辦馬拉松賽是臺灣馬拉松賽的特色之外,臺灣的路跑還有幾項不同於中國的幾項特色發展。前段有提到當地方俱樂部自辦馬拉松賽,其他地方的俱樂部會出錢出力幫忙,展現典型的「梁山泊」式義氣結合,然而這些馬拉松賽均屬俱樂部型和休閒型賽事,沒有正規的距離丈量和合格的裁判參與,成績也不受重視,許多跑者倒是在乎「參賽者的福利」,於是參賽紀念品的價值多寡與賽中賽後的食物豐盛與否變成賽事受歡迎的指標。

臺灣還有一群為數大約近千的跑者以跑一百場馬拉松賽為目標,通稱「跑百馬」,還有網站幫跑者認證和累積場數。這些著迷的跑者幾乎每一場馬拉松賽事都參加,到了週末全省各地趕場出賽,被戲稱「趕業績」。在完成百馬的那一場次,通常會有一大群跑友簇擁著達到百馬目標的跑者,從頭陪跑到尾,大夥兒穿制服拿大旗,前呼後擁的,像似「迎接林沖到梁山泊入夥」般的熱鬧。有些人以最短時間完成百馬為目標,有些人以場次最多競逐為目標,這股風潮固然有些爭議,但是臺灣目前蓬勃的馬拉松路跑盛況,這些瘋迷的跑者有相當程度地推波助瀾的效果,則是不爭的事實。

籌辦比賽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跑友志工是臺灣路跑賽的特點之一,先進國家的大型馬拉松賽工作人員早就都是不拿薪水的志願工作者,臺灣在社會穩定的發展下,志工觀念普及,馬拉松賽除路跑協會的賽事之外,其他都是志工擔任工作人員居多,這些志工本身就是跑者,容易將心比心,體會參賽者的需求,工作時態度親切,服務到位。尤其是2011年最新成立的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它雖然是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在臺灣的會員協會,但是組織內全部幹部都是社會上各行各業的超馬跑者,雖然成立才一年多,但是讓臺灣超級馬拉松運動迅速而正規地發展起來。

當跑者跑了多場42公里的正規馬拉松賽之後,會想挑戰自己,嘗試更長距離的賽事,這種精神正是奧運精神標語「人類追求更高、更遠、更強」的實踐。臺灣在1998年引進該運動,前幾年發展緩慢,近兩年賽事逐漸多了起來,其中以東吳大學的24小時賽最富盛名,每年能獲邀請參賽的跑者恰像電影明星獲得金雞獎提名似的光榮,該賽事在2012年因賽事成績優越,得到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金牌賽事」認證。

超級馬拉松賽事除東吳大學24小時賽之外,目前在臺灣一年約有十場的賽事,其中50公里開廣杯田徑場賽和臺北超馬嘉年華48小時和新北市三峽12小時賽場地賽和其他越野性質的賽事均受歡迎。今年臺灣超馬界的盛事是首屆環台超馬賽,它是總長1100公里,14天分站的賽事,從3月30日開始到4月12日,從臺北東吳大學開跑,順時針環繞臺灣島一周,有60名七個國家的超馬跑者參賽。

總的來說,臺灣路跑發展往全民化、休閒化、極限化方向發展,量的增長很可觀,但是質的方面還有待提升,競技的方面還偏弱,男子紀錄2:14:35(1995)和女子紀錄2:39:53(2004)都已高懸多年沒有刷新。賽事的品質提升力道也有限,城市馬拉松賽被困在民眾反對長時間交通管制的聲音裡,俱樂部的比賽有展現出臺灣特有濃郁的人情味,但是品質離專業賽事還有一段距離,部分主辦賽事者或參賽者的觀念裡仍流於參賽贈送的「伴手禮」的感官層次價值競賽中,這些問題都有賴對運動本質的釐清反思和減碳、珍惜地球有限資源的「綠色賽事」觀念普及後才能有機會改善。

 

臺灣路跑之最

項目 賽事名稱 事蹟 比賽日期 舉辦單位
參與人數最多的賽事 富邦臺北馬拉松 總參賽人數45,000人(包含42K、21K、10K、3K) 12月第三周 路跑協會
連續比賽時間最長的比賽 臺北超馬嘉年華 48小時賽 2月第三周 超馬跑者協會
距離最長的比賽 環台超馬賽 1,100公里 3/30-4/12每三年舉辦乙次 超馬跑者協會
品質最佳的賽事 東吳國際超馬24小時賽 2012年獲總會金牌賽事認證 12月第一週末 東吳大學
最受歡迎的馬拉松賽 太魯閣馬拉松賽 報名名額1萬人,在數小時內滿額。   路跑協會
臺灣的馬拉松最佳成績 男-2:10:24 (Yemane Tsegay, ETH)
女-2:27:36 (Helena Losyanyang Kirop, KEN)
2011年富邦臺北馬拉松   路跑協會
臺灣獎金最高的馬拉松賽 富邦臺北馬拉松 男女冠軍4萬美金 12月第三周 路跑協會
最環保的比賽 北宜公路超馬賽 1. 為了鼓勵參賽者搭乘捷運,起跑時間延後到首班捷運抵達後十五分鐘。
2. 沿途不提供紙杯,參賽者自備環保杯。
五月第一週末 超馬跑者協會

 

 

路跑新聞 就看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