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損膝關節?有氧運動保骨氣

發表於 2015/09/22 3,688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健走時以腳跟著地,能讓腳踝和膝蓋均勻承受身體重量(圖片來源:林宜慧)


健走時以腳尖著地是錯誤姿勢,應先以腳跟著地,並依循腳跟、腳掌、腳趾順序踏步,讓腳踝和膝蓋均勻承受身體重量(圖片來源:林宜慧)

許多中老年人因為怕傷關節而不敢運動,其實是錯誤迷思!復健科醫師指出,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健走、爬樓梯,對骨頭、關節都好,沒運動反倒傷害關節、減損骨密度;至於運動要多激烈?年輕人以心跳計算運動強度,65歲以上高齡者只要謹守每周2天以上累計做150分鐘有氧運動,就能保骨保關節。

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許宏志說明,承重關節的有氧運動、抗重力肌肉群及大關節肌肉群的有氧運動,對骨頭、關節都有益,如慢跑、健走。

他分析,有氧運動不會使人產生「氧債」,讓乳酸等物質堆積造成痠痛;且抗重力肌肉群及大關節肌肉群等穩定肌肉群訓練得好,可讓外界衝擊力由肌肉吸收,對關節的影響較小。

做有氧運動需要「承重」,承重本身就是對骨頭刺激幫助修復;此外,關節旁的軟骨因為沒有血管經過,要獲得營養必須有擠壓動作,而有氧運動腳踩下、抬起,正是擠壓、放鬆動作,可將營養送入軟骨。

許宏志表示,一般成人運動建議每周3至5次,每次20至60分鐘,心跳強度則保持130下,超過或不足可能造成運動傷害或不見效;高齡者則每周超過2天、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即可,每個人達到適度的運動時間、距離都不同,以心跳計算較其他數值準確。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國外研究顯示,每周健走140分鐘的更年期後女性,跟骨骨密度顯著優於沒有健走的對照組;沒法跑起來的中老年人可以健走作為主要有氧運動,並遵循「保骨固關節健走3原則」,健走前動態暖身、健走時以腳跟著地、運動後喝一杯高鈣牛奶搭配維生素D補充,就能同時兼顧骨骼、關節健康,且避免運動傷害。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跑步新聞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