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我的初超馬-2013 The North Face100: 準備篇

運科訓練
發表於 2017/07/18 5,523 次點閱 6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記得在我大學四年級上學期,我為即將畢業的那年,永遠的2010,選擇了第一屆的台東國際226公里超鐵,來做為我結束大學生涯的紀念。沒想到後來我有機會延續了2年的學生身份,考上了研究所,而就在研究所畢業的前夕,我也決定為這漫長的學生生涯的結束,建立一個人生的里程碑,我要完成我的初超馬,因而選擇了這場”The North Face100國際越野挑戰賽”,作為我正式結束學生身分的”畢業紀念ㄗㄠˋ”。

我規劃了4個月的時間準備,最後在那個涼爽的雨天,以7小時58分完成了這個紀念之跑,且意外的掄元。但就在賽事結束後,我也受傷了,休養了快1年才回到跑道上。這一次的網誌,我想來與大家分享,我針對這場賽事,是如何準備及規劃訓練,並權衡生活,最後完成人生的一個小夢想。

首先我簡單陳列一下,我在規劃訓練課表的流程:

1. 蒐集完整賽事資訊

2. 了解自己能力狀態

3. 針對賽事擬定符合自己生活的課表

4. 週期化的訓練

5. 賽前身心調整

6. 比賽

一、蒐集完整賽事資訊

在準備一場賽事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賽事的型態、路線、路況、補給、氣候,才有辦法”專為”這場賽事擬定課表。

這是那年的賽事資訊(還好我是個念舊的人,現在這些資料才有機會被留著…)

從資料上可以知道,這場100公里的公路與山徑比是8:2,而哈盆古道是一條腰繞的路線,起伏並不會太大,因此換算整體的用時來說,大約只佔總完成時間的3成而已,很明確的,我需要更專心準備的是在公路上的訓練,越野的部分,僅維持基本的越野技巧,以及在山徑之中的協調性即可。因為這場賽事決勝的關鍵在於,如何在起伏的公路上,保有良好的跑步節奏及耐力。

二、了解自己能力狀態

我的目標賽事在4月中旬舉行,因此我選擇在前年的12月,也就是開賽前4個月的時候,找了一場與目標賽事地形環境最類似的比賽來模擬,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了解自己”現階段的山路長距離跑能力。因為在了解自己能力之後,才有辦法擬定訓練的質量。所以我選擇了台南的草山月世界45K超馬,來作為給自己的檢定賽。

三、針對賽事擬定符合自己生活的課表

蒐集了賽事資訊,並且了解自我能力之後,開始就可以開始課表的擬定了。當然,畢竟不是全職運動員,這份課表的計畫,是必須與生活日常相互搭配協調的。

當時的我,有幾天晚上必須留在實驗室做事情,我可以利用的時間是清晨,以及某幾天的傍晚,或是假日。要利用這些零散的時間準備一場超馬賽,我想到的方式就是,訓練自己”在最短的時間累積質與量”的能力,其實就是現在超馬訓練中Back-to-back的概念。例如,30小時內,分3次跑一個50公里,用比馬拉松配速在慢一點的強度完成。

這樣的訓練有幾個好處,就是在每個訓練之間,介入一定的恢復時間時,可以確保下一次訓練的品質,疲勞的恢復也會比一次完成長距離還要來的快。再來,Back-to-back的訓練,配速可以配的比正式超馬賽還要來的快(因為中間介入了休息時間),提高了訓練的經濟性。最後就是心理建設會比較好,當你實際在跑長距離比賽時,你會知道自己曾經在訓練時完成過多次這樣的訓練,會更確信自己在較低強度的狀態下,一定可以完成挑戰。但我在假日時還是會安排一些越野跑的練習,但為的是要熟悉在山徑中前進的節奏,並不是要強化越野跑的能力,因為在這場比賽中,越野的比例太少了。當然,除了Back-to-back的訓練,單一次長距離的LSD也是重要的,我通常會安排在週末進行,用很慢的配速讓身體習慣長時間跑步的感覺,我告訴自己,我是用雙腳帶我旅行,看100公里的風景。

四、週期化的訓練

耐力型運動的週期化訓練,大週期會分為準備期、基礎期、強化期、巔峰期、調整期、比賽。當時的我,對於準備期(肌力和結締組織強度建構)的認知還不夠,因此忽略了這一塊,這也是導致我賽後疲勞性骨折的主因之一。在這4個月的備賽時間裡,我將基礎期規劃為2個月(1、2月),以Back-to-back的訓練為主,訓練的地點,我找到了學校附近的一條山路(北田產業道路),坡度與長度都與實際比賽路線十分的相似,讓肌肉和動作都可以提早適應比賽的運作型態。我通常會在清晨做山路跑的訓練,傍晚則到田徑場做馬拉松強度(或略低於馬拉松強度)的持續跑,當一次的Back-to-back訓練結束後,我可以休息1~1.5天,做輕度的練習或處理課業上的工作,也讓我能有更充足的體力準備下一次的訓練。

這個週期對整個比賽而言非常重要,有一定強度的有氧訓練,讓我的肌肉微血管密度和粒線體數量提高,身體使用脂肪作為燃料的能力提升,讓我可以維持在一定的強度之下,跑得更遠!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期間我幾乎沒練過間歇跑,頂多就是在山上訓練時,會以法特雷克的方式進行,來保有速度感和肌肉的活性。

2個月的基礎期結束之後,我將強化期與巔峰期合併在3月份,一般而言在準備馬拉松賽時,是不會這樣做的! 但因為我準備的是超馬,因此我認為透過間歇來提高最大攝氧量,並不完全切合我的比賽需求,不如透過更高強度的持續跑,來強化整體的能力。因此我在3月安排了2場馬拉松賽,分別是萬金石馬拉松及台南古都馬拉松,中間的間隔時間為2週。

為何要如此安排呢? 有三個目的。第一,是要藉由比賽的刺激,提升我在高配速下,維持長距離的能力。第二,是要整合基礎期的訓練(因為訓練畢竟是片段的)。第三,檢視基礎期訓練的成果。

結果我意外的在萬金石馬拉松打破了自己的PB,跑出2小時37分的成績,2週之後的台南古都,在炎熱的天氣之下,也保持2小時39分的水平。

五、賽前身心調整

任何有過比賽經驗的人都知道,比賽其實是在調整期就開始了。

選手有分為”練習型”和”比賽型”,練習型的選手,能夠接受任何訓練上的磨難,在練習中展現竟人的意志力和高水平,但往往因為訓練時的高付出,以及人們期待,而敵不過心理的壓力,而在比賽中失常。反之,比賽型的選手,在訓練之中表現一般(又或者說,他們做了更有智慧的訓練方式),但卻可以在賽事中表現突出,贏得佳績。

調整期,是相當深奧的學問,不單只是生理上的調整,還有心理建設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這場The North Face100,我賦予了它很不同的意義存在,它是我運動及學生生涯的里程碑,同時,我也將它獻給我在台中6年最照顧我的前輩們(比賽當天,他們都在現場)。想當然爾,壓力當然不同於一般賽事,我是如何調整的呢? 我想把這段分享,留在下一章”競賽篇”與大家細細分享,看官們就期待一下囉;)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