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曼美智子,跑著跑著就有了夢想,成了傳奇。

其它
發表於 2017/11/15 11,181 次點閱 16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2017年11月5日,紐約馬拉松,在中央公園西側通往終點的大道上,抬頭可見沿途高掛著紀念傳奇跑者的旗幟。第一面是亞伯托沙拉薩 (Alberto Salazar),三屆紐約馬拉松男子冠軍,奧勒岡計畫主帥;第三面是瓊班諾特 (Jon Benoit),首位奧運女子馬拉松冠軍;夾在兩人之間的那位女子,美國人喊她做「米琪」高曼 (Miki Gorman),兩屆紐約馬拉松女子冠軍,直到上午11點48分45秒前,她還有一項保持了四十年的頭銜「最後一位贏得紐約馬拉松的美國女性。」

甚麼一淤

在六、七零年代這批女子跑壇先驅中,「米琪」高曼始終是位低調的名宿,她的名字被寫進許多路協的名人堂,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但她仍然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被世人所遺忘,直到夏琳弗拉納根 (Shalane Flanagan) 在紐約馬拉松奪冠,「米琪」高曼的名字成了許多頭條新聞的一行註記,許多人因此再一次、第一次認識這位沉默的傳奇。

高曼是婚後夫姓,「米琪」是小名的英文發音,29歲之前的她叫做­ - 諏訪美智子 。


「我就像個男孩一樣,無憂無慮地奔跑。」

1935年8月9日,山東青島,諏訪美智子誕生在日本駐軍的眷屬醫院中,她的父親是一名皇軍的高階醫官。當時日本繼承一戰前德國的特權,在青島駐有大量軍隊和僑民,也開設了許多專門招收軍官和駐外人員子女的才藝教室。美智子的童年夢想是成為一名小提琴家,但她的父親思維落後,不肯花錢讓她上課,因為她是女孩子。當同年紀的女孩開始跳芭蕾、彈鋼琴,美智子還是和其他普通人家孩子玩在一起。她對於跑步的最初回記憶便是自己在中國度過的童年。

「我的人生沒有一丁點的希望。」

1944年,東京,二戰末期,美智子全家隨著父親轉調回國。美軍大空襲時,她和母親帶著剛出生的一對雙胞胎弟弟逃難。戰後,父親失去穩定工作,全家人被迫遷往東京遠郊一座貧困小村。村裡只有一間美容院和一間腳踏車行,沒有書店也沒有雜貨店,連家裡屋頂都是茅草搭的。每天上學都得走上10公里,因為柏油路還沒有鋪到這,一路都是碎石、爛泥和坑洞。

數十年後以紐約馬拉松冠軍、波士頓馬拉松冠軍身分作為馬拉松大使拜訪日本的美智子。

多年後,以波士頓馬拉松冠軍、紐約馬拉松冠軍身份拜訪日本的美智子。

由於家境貧困,美智子得和兩個弟弟輪流餓肚子,就算進食也只能以泡軟的黃豆和稀到不行的稀飯裹腹,嚴苛的父親甚至規定每人每餐只能喝一杯水。美智子高中沒有畢業,念過一陣短期大學,因為父親過世被迫休學,開始工作負擔家計,白天在商會當秘書,下班後先到雜貨店擔任廣播員,接著到咖啡廳放音樂。

曾有男孩對她表示好感,但諏訪家窮到連嫁妝也無法負擔,所以美智子始終沒有成婚。

1963年,美軍基地人力短缺,28歲的美智子來到一名軍官家擔任保姆,雖然待遇稍微改善,但工作時間從日出到晚上十點,一星期整整七天。美智子幾乎未曾放過一天假,甚至連英文也沒能學上幾句。

1964年,美智子的雇主轉調回國,夫婦倆邀她同行繼續照顧孩子。美智子不顧母親強烈反對,毅然決然地搭上開往美國的貨船,把錢全留給了母親,自己只帶了十塊錢美金。美智子先隨著雇主一家到了費城,接著搬到洛杉磯,最後進入當地日商擔任文書工作。雖然只能住在救世軍中途之家,但人生第一次有了存款和週末,可以寄錢回日本給母親,還在當地迪斯可舞廳認識了一名小她三歲的證券交易員。兩人約會、交往、成婚,諏訪美智子就此成為了高曼美智子。


「每次在洛杉磯街頭練跑,路人全都目瞪口呆盯著我。」

1969年,洛杉磯,33歲的美智子在熱愛運動的丈夫鼓勵下,以增重為目標,開始到健身俱樂部運動。身高150公分,體重39公斤的她最初能用的器材有限,只好反覆在室內跑道一圈又一圈地跑著,卻逐漸喜歡上這項暖身運動。

身材瘦小的美智子無論跑到哪都是焦點。

凱薩琳史威澤 (Katherine Switzer) 在前年4月的波士頓馬拉松成為第一位披號碼牌完賽的女性跑者,美國業餘體協因此限令女性不得與男性一同參賽,市井小民也仍抱持著女性跑步有害健康、有礙觀瞻的歧見。美智子自然遭到許多男性非議與側目,但她堅持跑了下去,找到願意帶她一起練跑的跑友和教練。

和一般循序漸進拉長距離的跑者不同,美智子最初專攻的項目便是一百六十公里的超級馬拉松,賽事在俱樂部室內跑道進行,關門時間二十四小時。美智子初次挑戰時撐到了八十公里才棄賽,隔年再次參賽就拿下了冠軍,雖然只是俱樂部內的休閒賽事,但美智子非常重視這份榮譽,還刻意盛裝打扮,穿著和服領獎。關於美智子在室內超馬時期的練跑量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 平均月跑量950公里、 最高月跑量1400公里等,全都在俱樂部的室內跑道完成。

跑壇改革聲浪一波接著一波,美國業餘體協因而撤除了限制女性跑者參賽的禁令,波士頓馬拉松也於1972年第一次接受女性報名參賽。美智子在跑友和教練的鼓勵下,開始為正式的馬拉松賽事進行訓練。那個時代的女性跑者相當少見,身材瘦小的美智子在街上練跑時常得面對充滿惡意的叫囂。「會生不出孩子喔!」、「滾回廚房去吧!」美智子堅持地跑了下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論晴雨,曾經幾次和跑友一起被困在暴風雨中的加油站。

「我真的真的很想要那個獎座。」

1973年12月2日,西半球馬拉松,美智子初馬跑出了2小時46分36秒,打破當時正式競賽的女子世界紀錄。美智子不只一次在訪談中提到馬拉松賽事的獎盃和獎牌是她練跑的動力。事實上,當時馬拉松賽事幾乎沒有獎金,跑者也不會得到廠商贊助,但對美智子而言,那些獎牌就像是她新生命的里程碑,29歲以前的她一無所有,人生彷彿是因為跑步才真正開始。

這一天,美智子一直等到最後才得知大會完全忘了有女子組跑者這回事。

「心碎嶺沒有那麼難啊。」

1974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堂堂進入第三年的女子賽事迎來了一場備受矚目的較量,兩位來自紐約的跑者 - 波士頓第一位女子冠軍妮娜科希克 (Nina Kuscsik) 和凱薩琳史威澤將在這個馬拉松的最高殿堂迎戰來自西德的姬芙史拉格 (Kifferschlager) 和普露絲 (Preuss)。

最後,這一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第一次有女性跑者跑進三小時,而且一次就是四位。普露絲2小時58分46秒、妮娜科希克2小時55分12秒,姬芙史拉格2小時53分,38歲的高曼美智子跑出了2小時47分11秒,初戰馬拉松最高殿堂就以壓倒性的差距拿下后座。

美智子於1974年波士頓馬拉松賽後

因為1953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山田敬藏的關係,許多日本人都聽過那個充滿挑戰的心碎嶺,青少女時期的諏訪美智子也不例外。兩次贏得波士頓馬拉松的美智子直到四十年後接受蓋瑞科恩 (Gary Cohen) 訪談時都還是對這心碎嶺傳說有些納悶。「大概是我訓練量足夠的關係吧。」

也有另外一篇傳記描述美智子初戰波士頓時其實跑地相當煎熬,接近半程時才因為衛斯理學院的女學生熱情鼓勵而重振士氣,而傳說中的心碎嶺雖然比她預期的還要困難,但一步步咬牙撐住,也是跑完了。

美智子在波士頓馬拉松後不久有了身孕,並在1975年1月產下女兒丹妮 (Danielle Mika)。


「她真的好快,我從頭到尾都看不見她的背影。」

1975年9月28日,紐約馬拉松,當時的舊賽道是以繞行中央公園外圍四大圈的方式進行,被看好的跑者包含了74年紐約馬拉松冠軍凱薩琳史威澤和74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高曼美智子,最後奪冠的卻是一名來自威斯康辛的20歲女大學生金梅瑞 (Kim Merritt),初馬跑出了2小時46分14秒的佳績,大勝亞軍美智子6分48秒。

美智子一生最大的勁敵「金髮女神」金梅瑞

「她好年輕,好漂亮,我總是跑輸她。」三十年後,美智子在紐約時報運動專欄中談起這位「金髮女神」時仍然讚嘆不已。對當時的她來說,橫空出世的金梅瑞就像是一座倏地竄起的高牆,出道以來戰無不勝的她第一次在全力以赴的正式競賽被完全擊倒。這位比美智子年輕了20歲的小將從鳴槍後便將她拋在後頭,兩人之間的實力差距讓美智子深感震撼。

「我一定要贏過她!」

1976年4月19日,波士頓馬拉松,驚逢敵腿的美智子經過大半年苦練,再次挑戰「金髮女神」。第八十屆波士頓馬拉松又被後世稱為「煉獄決戰」或「水龍頭爭奪戰」,當天氣溫高達38度,有高達四成跑者未能完賽,男子組總一二纏鬥到心碎嶺才分出勝負,至於女子組總一二的對決?金跑出2小時47分10秒首奪波士頓馬拉松后座,美智子跑出2小時52分27秒屈居亞軍。

兩人之間仍然存在五分鐘以上的差距,美智子起跑沒多久就被遠遠拋在後頭,望著勁敵甩著一頭金髮遠去後便再也沒有看過她的背影。事後,美智子更得知金在完賽後便因嚴重衰竭而被轉送醫院,這是一名體能狀態正處巔峰,毅力和鬥志也絕不輸她的可怕對手。

「我還是能聽見觀眾的加油聲在我腦海中迴盪。」

1976年10月24日,紐約馬拉松,為了慶祝美國兩百年國慶,紐約路協和市政府合作策劃了跨越五大區的紀念賽道,「金髮女神」金梅瑞選擇參加夏威夷馬拉松而缺席了這場盛事,除了美智子外,最受矚目的跑者則是前中短距離名將、兩屆奧運代表、初馬便摘下溫哥華馬拉松后冠的桃莉絲布朗 (Doris Brown)。

全神貫注的美智子,熱情友善的觀眾

就如同今天的紐約馬拉松一樣,起點就在紐約市西南方的史泰登島。許多年後,美智子在訪談中表示自己雖然跑了好幾次紐約馬拉松,但因為全神貫注地跑步,其實不大記得皇后區和布魯克林長什麼樣子,但沿途觀眾的熱情和友善卻讓她終生難忘。

「美智子,快跑!」

這一天,替美智子加油打氣的不只是紐約市民。這五大區的紀念賽道包含大量柏油路、碎石路、鐵條路、一座又一座路橋、一個又一個狹彎,挑戰性極大,跑者也因此狀況百出,美智子還被掙脫韁繩的狗撲倒。(今年的女子冠軍夏琳在40公里處也差點發生同樣意外) 美智子和桃莉絲一路領跑到布魯克林。精疲力竭的桃莉絲對美智子擺了擺手,大聲鼓勵她。美智子微笑致意,大步開了出去。

美智子贏得1976年紐約馬拉松女子冠軍

41歲的高曼美智子在1976年紐約馬拉松跑出個人生涯最佳成績,以2小時39分11秒奪下后座,贏了亞軍桃莉絲將近14分鐘。她是紐約馬拉松第一個跨越五大區的冠軍,也是六大馬拉松第一個超過40歲的冠軍。

「很高興在紐約跑出生涯最佳,但我的完賽時間實在不夠快,我應該將目標訂得更高更遠的。」美智子在2012年入選紐約路協名人堂時如此說,除了一貫的謙虛外,主要還是感念好友桃莉絲。

桃莉絲布朗和她標誌性的眼鏡

兩人因為跑步結緣,桃莉絲轉戰馬拉松時也參考了美智子的課表和飲食。事實上,桃莉絲在紐約馬拉松前一晚才在西雅圖搭上飛機,隔天早上六點落地,和美智子吃過鬆餅早餐後,就一起到史泰登島報到了。

「我沒想過要贏,我只想幫我好友跑出好成績。」關於這場自己馬拉松生涯的關門戰,桃莉絲從來不提自己連夜搭飛機這件事,她唯一的遺憾是沒能陪美智子跑地更遠。

桃莉絲布朗後來以美國女子田徑隊助理教練的身分參加了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親眼目睹瓊班諾特拿下第一面奧運女子馬拉松金牌。

1977年波士頓馬拉松,美智子與男子冠軍傑羅米 (Jerome Drayton) 合影

1977年4月18日,波士頓馬拉松,美智子念念不忘的對手金梅瑞並沒有參與這屆賽事,她也不負眾望地以2小時48分33秒再次贏得波士頓馬拉松。在這女性跑者屬於絕對少數的年代,黑頭髮、黃皮膚的美智子為女性,為日裔在美國馬拉松史寫下一頁,跑在她身後的亞軍瑪莉琳貝凡斯 (Marilyn Bevans) 則是第一位非裔女子馬拉松冠軍 (1975 華盛頓)。


「真的?那我們在終點等你囉。」

1977年10月23日,紐約馬拉松,去年跨越五大區的兩百年國慶紀念賽道獲得空前成功,紐約馬拉松第一次從屬於少數跑者的菁英運動成為全體紐約市民共襄盛舉的慶典,紐約路協決定繼續沿用去年賽道,跑者人數更是從2090人暴增到4823人,而高曼美智子也終於盼到了她和「金髮女神」的對決。比賽前一晚,美智子獨自坐在魔力鍋可麗餅用餐。當服務生在她桌上放下兩大盤蘑菇菠菜可麗餅,鄰桌一對英國夫婦不禁目瞪口呆盯著身材瘦小的她。「我明天要跑紐約馬拉松!而且我一定會贏!」美智子信心滿滿地說。

屢創佳績的金梅瑞

事實上,美智子雖然相信自己的訓練和狀態,但內心不免充滿懷疑。四個月前,金才在一場10公里賽事中再次大勝美智子。而在秋季馬拉松賽事中,美智子在瑞典高特堡只跑了2小時57分05秒,而金卻在奧勒岡OTC馬拉松跑出了大破全美記錄的2小時37分57秒。

禮砲聲響,數台直升機從頭頂轟轟飛過,紐約馬拉松正式開始,四千八百多名跑者大步邁開,向前奔去。紐約馬拉松採行五大區賽道的頭兩年平均完賽時間分別是3小時45分 21秒和3小時43分27秒,比現代快了不只50分鐘。數十人的領跑群轉眼間便來到了維拉札諾大橋,美智子再次被「金髮女神」輕鬆甩開,望著她的背影逐漸遠去,雖然心裡相當著急,但還是耐住性子,照自己的節奏和計畫跑下去。

「皇后大橋難跑,但和從前在日本的經歷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柏油路、碎石路、鐵條路、路橋、狹彎。長了一歲、獨自上場的美智子更深刻地體會到五大區賽的挑戰性,而紐約此時竟然刮起了大風,美智子一路逆風前進,只能努力維持自己的呼吸與步伐,已經不敢再想要追上金。在那沒有厚底跑鞋的年代,皇后大橋鐵條路是所有跑者的惡夢。每次踏步,就要從腳底、脛骨、小腿、膝蓋痛過一輪。美智子咬緊牙根,想起那段總是餓著肚子,有時赤腳、偶爾破鞋走十公里路上學的日子,想到29歲前那個肩負家計、身兼三職的自己。

「如果我能為跑步感到驕傲的話,是因為我盡了全力。」

不論距離長短,美智子總是全力以赴

美智子克服了一座一座路橋、一個一個狹彎,來到紐約馬最後關卡 - 中央公園,看看手錶,時間比去年慢上不少,雖然又一次輸給「金髮女神」,但盡了全力就問心無愧。圍觀群眾聚集在賽道兩側,熱情地喊著她的名字,也有不少人激動地比手畫腳,不知道大聲嚷嚷什麼。美智子不經意地抬頭望去,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突然都聽懂了。

「她就在你前面!」

那一頭標誌性金髮,美智子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景象,赫然就在前方不遠處,隨著她的腳步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美智子心跳開始加速,已經精疲力竭,卻一步也不敢慢,一步也不能慢,一步步縮短距離,一步步瀕臨極限。她明白自己只有一次機會能將「金髮女神」徹底擊垮。

「整個世界都靜下,我只聽見自己的呼吸聲。」

美智子氣定神閒、神態自若地從金身旁跑過。當然,金只要多看一眼就會識破美智子只是虛張聲勢,隨時就要倒下,連出聲問候的力氣也沒有,但就在她遲疑的瞬間,美智子已經向前奔去。一步、兩步、三步… 兩人距離慢慢拉開,四步、五步、六步…「金髮女神」皺起眉頭,準備起步追趕。美智子跑在前頭,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跨步都是掙扎和痛楚。她不能回頭看,強忍著,死撐著,每一分心神,每一點力氣都要用來全速前進。

美智子忘了自己就這樣跑了多久,當她終於忍不住回過頭去時,只看見賽道兩旁群眾欣喜若狂地喊著她的名字,「金髮女神」已經不見蹤影。

美智子贏得1977年紐約馬拉松

幾分鐘後,高曼美智子在一名紐約警員陪伴下抵達終點,以2小時43分10秒再次贏得紐約馬拉松。完賽後的美智子激動地無法自己,淚水不停落下。模糊視線中,她看見那對英國夫婦站在人群中,熱情地揮手。

這是美智子競技生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擊敗金瑞姆。這一年她42歲,2017年紐約馬拉松女子冠軍夏琳還有兩年後才會來到人世。美智子和「金髮女神」之後曾在馬場二度交手。1978年亞特蘭大,兩人同樣未能完賽;1979年德國瓦德尼,金奪得亞軍,美智子只拿下第32名,兩人成績相差17分鐘12秒。

金梅瑞在幾年後因結婚生子而選擇退役,後來曾復出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女子馬拉松預選,跑出2小時43分31秒的成績,甚至更勝自己當年贏得波士頓和紐約的完賽時間,但卻只能排上第53名。另一個時代已經開始了。

美智子的傳記電影【我的冠軍】

1978年,玫瑰盃半程馬拉松,美智子跑出女子世界紀錄1小時15分58秒,成為雅芳馬拉松大使,帶著女兒拜訪日本,推廣馬拉松運動。

1981年,美智子故事被改拍為電影【我的冠軍 My Champion】,飾演美智子的則是剛以影集【幕府Shogun】提名艾美獎的日本女星島田陽子。

1982年,美智子因傷引退,和女兒搬到溫哥華生活。


「我不覺得自己值得這個獎。」

美智子於2010被選入國家長跑協會名人堂

2010年,美智子被選入國家長跑協會名人堂,她認為自己對推廣女子跑步運動的貢獻遠不及在場的凱薩琳史威澤和妮娜科希克,並提到在1976年蒙特婁奧運前,有人建議她學習凱薩琳,做第一個非正式的奧運馬拉松女性完賽者,但她沒有同意,讀過凱薩琳的自傳後,覺得自己很自私,沒能為這項運動貢獻更多。

波士頓體協認為她「激勵了整個世代的女性跑者」,跑者雜誌等權威刊物也認為美智子和同期傳奇跑者比爾羅傑斯 (Bill Rodgers) 讓美國平民百姓第一次深刻地體驗到這項運動的魅力,讓馬拉松從一項菁英競技成為人人都可以嘗試、努力完成的運動。

這一天,美智子笑容滿面地感謝跑步、感謝美國給她帶來的朋友和美好回憶,連她最喜歡的獎狀都忘了拿就走下台。主持人用日文感謝她對馬拉松的貢獻,美智子在全場掌聲中接過印著當年跑步英姿的獎狀。

幾個月以後,人們才知道當時的她已經身患癌症末期。

「我媽媽多年來受憂慮症所苦,早就不想活下去了,確診時竟然還很感謝癌症。」

2014年,美智子癌症再次復發,女兒丹妮將母親的病程寫成網誌,談到母親在2010年從擁抱死亡到努力抗癌成功的心境轉折。「要不要戰鬥下去?這位醫師以為他在跟誰說話?他以為150公分、39公斤的40歲女子是怎麼成為世界冠軍的?」

美智子與女兒丹妮

網誌也談到美智子在退役後的生活。美智子與丈夫分居,獨自扶養丹妮,除了兼職秘書,偶爾跑步,所有時間都給了女兒和自己年邁的母親。丹妮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美智子的人生還是完全圍繞著女兒,造成母女關係緊張,一次一次爭吵,一次一次和好。丹妮的文字有怨懟、有諒解,很真實,很深刻。無論作為跑者或母親,美智子都讓她深感驕傲。

2015年9月18日,從青島到了東京,從東京到了洛杉磯,一路跑到波士頓、紐約、全世界,最後在華盛頓和溫哥華落腳,高曼美智子在女兒丹妮的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享年八十歲。

丹妮在整理母親遺物時找到了一疊字條,是美智子人生最後幾個星期在醫院牧師開導下所寫下的人生札記,有片假名、有平假名、也有漢字和英文。其中一張英文字條上寫著「我還是無法釋懷的事情」,兩件都和美智子的父親有關 - 一是父親瞧不起女人,從來不願鼓勵、支持她的任何夢想;二是弟弟在學校改選藝術課,父親一氣之下拿起刀子劃開他的大腿。

「我不過就是一直跑下去而已。」

29歲以前的她一無所有,33歲的她開始跑步,38歲以後的她贏得兩次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兩次紐約馬拉松冠軍,150公分,39公斤的高曼美智子憑著自己的雙腿,跑著跑著,跑出了夢想,跑出了了不起的人生,跑出了一則動人的傳奇故事。


參考文獻:

Gorman, Miki (2005, October 30). As the Miles and the Years Pass by. The New York Times

Longman, Jere (2010, November 3). A Women’s Running Pioneer Enjoys Life in the Slow Lane. The New York Time

Robinson, Roger (2015, October 6). Miki Gorman, Women’s Marathon Pioneer, Dies at 80. Runner’s World.

Wilkins, Barbara (1977, November 7). Miki Gorman Started Jogging in 1969; Now, At 42, She is One of the World’s Best Marathoners. People 

NYRR Hall of Fame Miki Gorman

Miki Gorman Interview.

Hewitt, Phil (2016) In the Running [E-Reader Version]. 

Burfoot, Amby (2016) First Ladies of Running [E-Reader Version]. 

Mika, Danielle. Journal, Mom’s Got Cancer.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