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在苦難中,才能認識自我—半馬82分台的突破

運動賽事
發表於 2019/01/21 9,270 次點閱 7 人收藏 1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馬拉松比的不是速度,

而是內心放了些什麼?


  • 前言

在2018年暑假,因為系上實習的緣故,每天都在疲累中度過,不論準時下班與否,都沒有多餘體力進行日常的訓練,也因此暑假的訓練計劃,改為十分容易且單一的課表:每天慢跑30分鐘,一周七天不間斷。若周末時間比較多,就會多跑個十幾分鐘。雖然一個月加起來也才大約16小時的訓練時間,不過八九月卻是十分完整達到月跑量150k的訓練狀態。對於個人來說,這僅僅是維持基礎有氧能力的訓練而已。 

在09/30的永慶盃路跑,因為暑假訓練的不充足,所以不設定任何完賽目標,同時試試新鞋LT3。沒想到狀況意外良好,還跑出了個人10k的PB(38’33”)。

憑此成績,我開始思考:若是在訓練完整且充實的情況下,有沒有機會在半馬的項目跑進84分(Avg pace:4’00”/k)?更甚者,有沒有機會用此次永慶盃的平均配速(Avg pace:3’51”/k)跑完一場半馬?

與兩位互相傷害的好朋友討論後,兩位都十分鼓勵我挑戰跑進84分的目標,便決定要在大學畢業以前,挑戰突破自己原先的半馬PB(86’23”)。


  • 訓練前期的小插曲

此次的訓練課表,參考許多高手分享的課表,自己也上網查詢龐多相關資料,融合自己過去的訓練課表,最後安排了16週完整的計畫,分為四個階段:基礎期5週、強化期5週、巔峰期4週與比賽期2週,並且每四週減量一次(第四週跑量為第三週的70-80%)。
在第六及第七週,分別有兩場比賽:校運會1500m與企運會1500m,依序為個人最後一次代表系上參賽,以及人生第一次代表學校出賽。因為是代表學校,所以校方安排體育老師代表為教練,帶領中長項目的學生們一起訓練。於是每周二、五早晨進行短距離間歇,其他日子則是照著自己的訓練課表走。最後兩場比賽都跑出不錯的成績,也皆刷新個人的PB。

除了兩場1500m的比賽外,在基礎期還參加兩場路跑:10/28的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與11/04的岱宇臺中國際馬拉松。兩場比賽都是以NRC Pacer的身分擔任賽事配速員。十分感謝NRC給我機會,使我成為NRC Pacer的一員。

基礎期注重在有氧能力與肌力,配合企運會團練加強的短距離衝刺能力,再加上周末都會進行多爬升的Long run,訓練成果可說非常良好。

強化期開始增加平日輕鬆跑的跑量,並且把短距離間歇換成中長距離間歇,周末Long run也逐漸增加距離,並且在最後一週安排一場模擬配速的半馬測驗:L14k+4*1000(3’50”/4’20”)。除了第八週逢學校期中考週,部分天數的課表都採減少或是休息外,課表完成度相當高。基礎期與強化期的期跑量分別為172k, 208k。

一切都非常順利的進行,因此在審慎思考後,個人決定上修完賽目標:頂標79分、目標80-81分,底標84分。課表調整完後,雖然有些強硬,但都是確認自己跑的完也能夠達成的課表,為的就是希望能在大學畢業前跑進79分台(Avg pace:3’45-48”/k)。


  • 沒有一帆風順的旅程

進入十分重要的巔峰期,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在此時期跑量會逐漸升高,且不減量直到訓練巔峰,最後在比賽期直接一次減量調整。輕鬆跑的里程再次增加,中距離間歇改為少次數的長距離間歇,其餘空檔加入比賽配速跑,週末則是Long run與結合比賽配速的質量課表交錯。按照規劃,此期的期跑量會達到250k,最高峰是在巔峰期第四週(week 14),週跑量超過70k。

世事難料,於12/15下班時,因為不熟路況,發生摔車的意外。


非常幸運的是,僅有左手手腕手肘挫傷,雙膝瘀青,部分擦傷,其餘一切良好。非常不幸的是,左臂的影響非常大,手肘整個腫起來,無法進行任何動作也無法施力。簡單如綁鞋帶、拉書包拉鍊、上下床舖、舉起水壺、擰毛巾……等通通無法執行,更別提跑步。只要一擺臂,就會出現疼痛。同樣地無法進行肌力訓練,只要是需要雙手的訓練通通無法進行。在全休五天後,刻意擺臂進行輕鬆跑,卻跑得氣喘吁吁全身大汗,隔天起床上半身更是嚴重痠痛。

接下來的質量課表全數沒有完成,配速跑不出來,間歇跑不進去、趟數跑不完,無論我增加秒數、減少趟數、拉長組休,全都毫無幫助,這段時間完成度最高的課表是「輕鬆跑」,間歇或配速跑不完的部分,全部用輕鬆跑吃完,勉強撐住跑量。 

摔車後的14天,當天的景象依然歷歷在目,不只是跑步,生活的一切都受到打擊,旁人看似簡單的事情,對我而言充滿難度。每天都在逃避跑步,逃避任何課表,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找藉口。

「好像快下雨了」、「操場人多不好跑」、「風太大跑起來手會痛」、「如果今天休息手會不會好得比較快」、「明天再補課表好了」、「這時間先吃飯吧」、「或許我不該報這場比賽」、「還有其他場可以報名」、「等完全康復再跑也不遲吧」……。


  • 跌到谷底時,唯一的路就是往上爬

低迷兩週,我打開課表,看著我自己無法接受的記錄,望向行事曆上清楚的記載「12/28 國體大森林路跑6k」。 

「再不振作,我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了」。 

前一天早早收拾好裝備,我清楚這是重拾自我的最後機會。雖然當初只是因為免費、地點近、路線超熟而報名,但我沒有忘記我將與一群選手國手跑步。 

穿上最終決定的比賽服裝,準時站在起跑線上,鳴槍出發。 

回歸最純粹的跑步,一切只有我的呼吸聲、腳步聲,與自己的對話。最後我不只獲得總八的好成績,還跑出自己的5k PB(18’14”,Avg pace:3’39”/k),雖然因為下坡居多而沒有很在意,但無疑是給自己打了一劑強心針。


  • 一步步重建信心

巔峰期最後的一天課表:L9k+T9k。外頭下著大雨,刮著強風,氣溫12度,體感10度以下。南港的天氣真是令人看了直搖頭。拎了外套,抓起鞋子,帶上水壺,整裝出發。 

「當全世界都與你為敵,請你相信自己。」 

「撐一下,跑出南港就沒雨了」,一面在河濱,往圓山順風跑9k,一面說服著自己。 

「嗶!」手錶響起,9k到,該折返了! 

方才的順風,全部變成逆風,彷彿迎頭撞上一堵牆。全力向前衝著,體感告訴我已經進入10k的配速(3’40”/k),錶上卻斗大寫著4’25”/k。 

「真要命,拚了!」,頂著逆風,夾雜著側風,我逐漸向著暴雨中心的南港狂奔。

成功完食巔峰期的最後一天課表,終於能誠實面對自我。重新訂定目標,下修為:頂標80分、目標82分、底標86分。與最初期的目標相去不遠,差別只是單純的數字計算,但背後卻代表個人的重新出發、誠實面對自身的決心。 

比賽期的減量調整,配合期末考有著相當優異的效果。每日不多的課表,彷彿回到暑假每天30分鐘的慢跑,簡單卻自在。 

為期兩週的比賽期,週跑量直接下降到42k,也只有兩次質量課表:(L10k+R3k+E1k)與T4k。 

01/12午,一人在房間別號碼布與繫上晶片。

如果有完全把握才去做,

那沒有幾件事可以完成。

--------------------------------------------------------------------------------------------------------------------


  • 賽前策略

不同於以往個人習慣的先慢後快策略,畢竟慢了5秒,就要再快十秒才能打平時間。從數據上來看,要跑進82分台,平均每公里的配速最慢要是3’56”/k,也就是說如果假設速度從頭到尾都不變,每5k只要都跑在19’40”以內就能達成82分台的目標。個人決定5k要19分內跑完,10k要39分內跑完,15k要59分內跑完,最後6k看個人狀況決定要保守跑還是催下去。


  • 「砰!」

為了避免晶片時間跟大會時間差太多,起跑前15分鐘就開始往前擠,直到距離起跑線只有三四公尺的距離,肯亞的跑者彷彿觸手可及。即便如此,鳴槍後還是花了5秒才通過晶片區,周圍的情況非常混亂,如同逃難一般互相推擠。我努力加速避開人潮,誰料被後面的跑者直接撞上,整個人騰空撲到另一位跑者側身上,真的很痛。維持平衡後,雖然跑著不到3’40”的配速,我還是趕快開口說聲抱歉。

前3k仔細觀察身體狀況,確認當天的狀況屬於普通,看來正常發揮即可。沒想到側腹痛馬上襲來,告訴自己沒事,很快就過去,因為當下配速並沒有超過預期。5k時手錶響起,低頭一看18’53”,很好,可以稍微降速。沒過多久到達7k多時,看見好友立恒在路旁出現,伸手擊掌給我鼓勵,結果變成維持配速完全沒有要降的意思XD。 

身旁一位跑者主動搭話:「一起跑吧!」 

我轉頭一看,精美的線條,很顯然不是選手就是超強的素人跑者。直到全馬半馬分開時,我才發現他是全馬組別。

10k錶響,38’21.8”。 

分開後沒多久便開始上橋,前方的集團清晰可見,旁邊一台機車,集團中間一位女跑者,後來查詢成績確認是來自香港的好手屈旨盈。本想追上一起跑,不過距離大約50公尺且在上坡,所以選擇穩住腳步。 

上橋後開始一個人獨推,雖然只有些微的上坡與一點點的逆風,但是我的背卻開始痠了起來。「怎麼回事?第一次跑到背會痠」突然想起因為摔車的緣故,已經一個半月沒有做任何肌力,腿部還好,但是上半身應該有很顯著的差異。「不管了,撐住就好!」回想起賽前最後一次L9k+T9k的超大逆風,說服自己現在根本不算什麼,只是我清楚當時並沒有做出維持配速的決定,而是維持體感而已。 

隨著第一個迴轉,原以為會變為順風,不料是無風的微上坡,這時肩膀與核心都開始痠,姿勢開始走樣,同樣配速也是。又過了一個迴轉,再次變為逆風,背部很明顯開始感到疼痛,即使用力也無法挺胸。

「再一下下,下橋就好了!」身後的跑者開始一個個追過,看見前方最後一個迴轉,是個下坡,是我擅長的下坡!雖然從側面看來,我就如同一位駝背的老爺爺在慢跑,但我仍然邁開步伐,努力在身旁再次會合的全馬跑者們穿梭著。

「刷!」我被身後的半馬跑者追過。

下橋後右腳阿基里斯的舊傷開始隨著我的每一步,一次次地刺痛。當下心情跌落谷底,擅長的下坡跑不好、輕易被逆風打敗,還因為姿勢跑掉又硬跑下坡,造成舊傷復發。心中又再次回到摔車時的負面狀態,甚至想停下來用走的。

「逸雋拚了啊!」好友立恒再次出現,向我喊話加油。

擊掌後我看了手錶,即將18k了,剩下3.1k,哪一次我出門沒跑到3.1k的?再撐12分鐘!再12分鐘就可以結束了!拍了拍臉頰,提醒自己振作!

我改變跑姿,讓步幅縮小,增加步頻,除了減少右腳跟的刺痛外,也能盡量維持配速,雖然仍然在掉,上半身也開始全身痠痛,但是靠著意志力與經驗,同時回想這16週來好幾百公里的訓練,與在終點等著我的家人,我不能辜負大家!


  • 跑者就該有跑者的樣子

進入河濱,終點將至,我已經不在乎有沒有人超越我,我一心只想回到終點,也不再低頭看錶。 

憶起2016年第一次參加路跑時的心情。最初,我只是想要維持身體健康,所以開始跑步,僅此而已。怎麼過了兩年多,我卻反而被冰冷的秒數所困呢?這不是我也不該是我。隨心所欲地往前跑,以微笑面對困境的心態,堅強的自身,都是一位跑者該具備的元素。 

手錶響起,沒看也知道21k了,終點拱門清晰可見,顧不了臉上表情有多猙獰,操著兩分多的配速,我衝進終點。 


再次看錶,上頭清楚寫著1:22:32。再次抬頭,看見拱門上方的計時鐘仍在1:22:XX,轉向對我微笑同時記錄下我狼狽模樣的爸爸,時間彷彿停止一般。 

「我回來了!」


  • 感謝一路上的相伴

謝謝這16週陪伴我的每一位,有互相傷害的好友、帶我進入健身房訓練的老師、無所不在的立恒、賽前鼓勵我的NRC Pacer們、互相打氣復健、時刻關心彼此的好友、陪伴我走過低潮的家人……,還有好多好多的人。 

跑完當下到現在,我內心是充滿感謝,沒有大家,就沒有今天的我。 

一步步從傷痛中走出,內心的成長自己是最清楚的。即便因為受傷無法挑戰79分台,但是仍然大破PB四分鐘。對我而言,這已是畢業前不會讓我後悔的成績。


  • 比賽數據

Offical time: 1:22:37
Net time: 1:22:32[HM PB]
Overall ranking: 51/7915
Avg pace: 3’54”/k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