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mach 6

十年磨一劍 - HOKA mach 6!

跑鞋專區
發表於 2024/03/16 6,224 次點閱 1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此區為網友的心得交流平台,以下內容不代表運動筆記立場

初次接觸到HOKA這個品牌(當時還有ONE ONE的字樣在鞋盒上,我都唸ONE ONE),是在2014年,當時還沒有很認真準備鐵人三項,更不用說是認真跑步訓練了!2014年就已經有著厚底的HOKA,與市面上絕大多數競技跑鞋設計背道而馳,充滿科技感與前衛的造型衝撞著對於鞋款美學的理解,但穿上腳跑動的感受,至今難以忘卻,就像踩在修剪平整的短草皮上,既柔軟又Q彈,也讓我開始關注這個品牌!

而後無論是冠名了IRONMAN KONA的路跑賽道、與XTERRA聯名越野跑鞋......,如今的HOKA,居然可以在臉書跑鞋分享社團看到網友以「HOKA太多人穿了,我先PASS」做為不買的理由,我想若是品牌經理看到這個貼文,應該內心是波濤洶湧吧!

Photo Credit 阿耕 & Kenlu

整整十年的累進,如今的HOKA已經在跑鞋市場的圓餅圖中佔有重要一角,包含阿耕自己,無論是開箱合作,還是自己購買的鞋款算一算也快湊成HOKA跑鞋光譜了!

【初試 Mach系列】

Mach 5是阿耕第一次有機會穿著系列鞋款,在兩次長短不同距離的試跑過後,有著非常深刻的足感印象,柔軟的落腳感受,但又不會吸掉力量的傳輸,不過度利用足跟差或鞋底弧形推進,雖然自己最終沒有入手,但直接買了一雙給當時正準備備戰普悠瑪113賽事的太太雅喬。而事後也證明這個選擇,Mach 5被她相中作為113比賽用鞋!

Photo Credit 展昇

【耐用不代表更重 - Mach 6登場】

Mach 6延續前作的足感及輕量,初上手時就可以馬上感受到緹花網布的透氣及重量優勢,同時大底的橡膠大大增添了耐磨性,並且大範圍覆蓋了可能與地面接觸的區域。增加了橡膠區域會不會增加重量呢?其實從整體橡膠厚度,可以觀察到製作的細膩,在重量與實戰耐用上取得最佳平衡,這也是打破過去HOKA鞋款可能壽命較短的印象!

Mach 6上市之時就大力宣傳的「超臨界EVA發泡泡棉中底」,除了帶來更多的回彈,也因為新的技術,讓即便是加了提升耐用性的橡膠大底,也依舊保持輕量的身段。在細節上,鞋舌當中的固定織帶,對於跑者來說完全無需顧慮鞋舌的移動,若是鐵人賽事玩家,兩側的織帶更能確保轉換穿著時的定位,且減少足部內側的摩擦!

HOKA的鞋帶,一直是阿耕很喜歡細節,保有一定彈性的手感,卻又不會因為彈性而犧牲支撐及包覆。也許是越野跑鞋的經驗延伸,在鞋帶穿孔的周邊利用熱壓技術,讓鞋面在鞋帶周邊區塊的剛性更好,大大降低了「主打透氣的鞋面包覆、支撐性比較差」的問題,即便是過彎過程,鞋面依舊能夠對抗落地時的扭轉!

【實戰上路 誰適合Mach 6?】

在備戰3月底XTERRA的過程,除了專項性的越野跑練習,公路上的課表執行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對於訓練來說,過度仰賴高科技的碳版鞋,無論是對於訓練上的需求,又或者是磨耗上CP值考量都會有些顧忌,以Mach 6既保有競賽級跑鞋的輕巧身段、落地回彈,卻又不過度利用科技推進跑者,更能在Tempo甚至5~10K比賽配速的訓練當下,去檢視自己的狀態!

無獨有偶,這樣的設定不僅只於日常訓練,對於一般市民鐵人玩家來說,在沒有足夠的肌力訓練堆疊,若硬是在三項賽的最後塞進一雙激進的頂規跑鞋,無論是碳板的彈性,還是弧形的推進,都有可能讓原本立意良善的加速效果,變成壓垮玩家雙腳在三項賽中的最後一根稻草!

Mach 6這樣的鞋款設定,對於市民鐵人玩家,無疑是仍保持Q彈跑感,卻又不會揠苗助長的絕佳夥伴!

回首十年前初次穿上HOKA的腳感,如今仍然能從Mach 6感受到餘音繚繞,不同的是更輕量、更細膩的技術及顏值革新。隨著高階碳版鞋款的一級戰場的戰線不斷延長,像Mach 6這樣的鞋款設定甚至被認為不夠性感,但對一個把跑步放在生活每個角落的跑者、鐵人玩家,不是每次跑出去都是要戰到底,能夠陪伴在對的時間點、跑出對的速度,似乎比起軍備競賽來的更適切!

往下滑看下一篇

檢舉

我認為這個內容是
廣告
情色
侵權
其他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